我們生活在一個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社會中,手機對我們來說早已不僅僅是通訊工具,它就像是一個和現實世界平行的三維空間,里面應有盡有。
我時常覺得,我手機中的APP是有生命的。清晨,我起床,我一個一個的將它們喚醒。夜晚,我睡去,它們也一個一個的沉睡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的現實世界和手機的虛擬世界已經分不開了。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自由職業者,可能要在孤獨的路上走很久。而這些APP已經變成了我學習和生活上的伙伴,陪我在孤獨的成長道路上堅定的走下去。
早上7:00,起床
洗漱、化妝的時候,點開“網易云音樂“或“喜馬拉雅FM“,選一首好聽的歌曲或喜歡的晨課幫自己喚醒耳朵。
8:30-9:00,閱讀時間
吃過早餐,頭腦是一天最清醒的時間。點開“得到”看更新。
“得到”是邏輯思維團隊出品的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APP,里面有很多付費的訂閱專欄和音頻。
這里入駐了很多“大咖”,我每天清晨會在家跟這些大咖“開晨會”做思想交流和頭腦風暴。這使我一天的思路都很清晰。
目前訂閱了李翔的《李翔商業內參》、和菜頭的《槽邊往事》和李笑來的《通往財務自由之路》。最近萬維鋼也上去開了個專欄,我得看看自己的錢包還夠不夠付了…
9:00-11:30,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手機在旁邊總會收到各種推送,看到就會忍不住要點,點開就會忍不住去關注些雜七雜八的信息。所以我把手機推送忍痛都關掉了。
唯一留下一個“喝水時間”APP,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提醒我喝一杯水。
11:30-12:30,最幸福的吃飯時間
中午到了飯點兒,就去“餓了嗎”或“百度外賣”上挑選食物,跟在餐廳里翻菜單一樣,看著精美的圖片,想象著美食的味道,流著口水下單,然后饑腸轆轆的等著上菜。
也不是天天都會吃外賣,在家的時候會用“美食杰”幫助我找想到吃的菜譜,然后美美的做上一頓。
12:30-13:00,看新聞
用餐后,我會點開“新浪微博”和“今日頭條“瀏覽下新聞消消食。想了解國外新聞,我會用一個叫“idaily”的新聞APP。很少有看新聞看出時尚的感覺,但在這里我卻能感受到。
因為它每天更新的新聞圖片都是超清晰且精致的那種大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只要用手指點擊圖片,就可以放大到全屏效果,讓我瞬間穿越到現場,近距離感受來自全球的喜怒哀樂。
iDaily·每日環球視野是第一個提供超越3000px超高清分辨率圖片的中文媒體應用,每天由中國最出色的圖片編輯獨家挑選,為讀者奉上最高清晰度的全球視野體驗。
14:00-17:00,“寫寫寫”
這段時間我會抓緊時間寫作,有個小竅門:寫作打字是不是很累?沒關系,可以用說的。
我用“訊飛語記”,可以隨時隨地將想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它能瞬間將語音轉化為文字。感覺就像是聊著天,1000字的文章就寫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用這個寫作還鍛煉了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組織能力,另外連同普通話也一起練了。因為如果說的不標準,人家“訊飛”小朋友就翻譯不出來…
18:00-19:00,每天閱讀一小時
“每天閱讀一小時“時間到啦。通常豆瓣評分7.5分以上的書籍我會購買紙質版書回來看,因為不僅可以在上面寫寫畫畫留存下來、隨時翻看,還可以放在書柜里裝逼顯得有學問。
豆瓣評分7.5以下的書籍我就通常會用手機閱讀軟件讀瀏覽。其實用手機看書非常方便,隨時隨地打開就能看,不一定非要在這個時間段,碎片化的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上下班路上、等餐的時候、睡前,隨時打開就可以“吸知識”了。
自從用了它,我都有想放棄紙質書的感覺。因為在這里,我每周都要跟微信好友競爭閱讀時長排名,當我發現別人都在瘋狂看書超越了我的時候,我還敢刷朋友圈?
在這里看書還可以做到完全免費,不過免費的代價是要用看書時間來兌換,1小時就可以兌換到1個書幣。我在這里看了那么多書,到今天1毛錢也沒有花,賬戶上還盈余著93元的書幣,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19:00-20:00,最佳鍛煉時間
之前在公關公司的時候我就烙下了頸椎病,現在成天工作、看書、寫作就更別提了。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健身。
19:00據說是一天中的最佳鍛煉時間,點開“KEEP”的定制課表想瘦哪里瘦哪里。訓練過程中有美女教練幫我示范動作、喊口號還為我打氣,這讓我在訓練中的痛苦程度減少很多。
有時我會去大學里跑步,跑步的時候就會用“悅跑圈”,也是別人推薦我使用的,感覺非常不錯。在跑步的過程中,會有語音提示我跑了幾公里和所用的時長,就像是有個私教在旁邊時刻督促一樣,我一點也不敢偷懶。
20:00-21:00,閱讀時間
這個時間可以比較放松,我會去“簡書“上翻翻好文章。“簡書”是個即可以輸入,又可以輸出的地方,它將寫作與閱讀結合在一起。
我寫的東西,都會發在這個平臺。對于我這種剛剛起步的個人公眾號來說,在簡書上發布的好處是會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和我交流,我感覺到艱難的寫作之路并不孤獨。
除此之外,我還會去讀一些牛人的公眾號文章,或者到“知乎”上面找寫作靈感。
21:00-22:00,睡前總結
除了在趁早手冊上記錄一天的感悟,我還會點開“iHour”。
1萬小時定律大家都聽說過吧,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的積累。“iHour”就是幫助我記錄在某一領域已經積累了多少時長的。
我把要堅持的任務都列在里面,有寫作、讀書、健身等,睡前標注一下當天分別花費在這幾項任務的時間就好了。相信積累到1萬小時的時候,奇跡就會出現了,我正在期待著那一天。
22:30,睡覺
我和我的APP小伙伴們一起進入夢鄉~
這就是我一天的手機生活了,貌似一整天好像都花在手機上,但仔細看看我每天用手機的時間也就是閱讀,其他的時間都是用它當工具督促我的。
所以并不鼓勵大家時時刻刻盯著手機看,畢竟現實世界對于我們來說才是真實而有溫度的。
手機可以看做是我們的伙伴,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它提高工作效率。將節省下的時間花費在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樣就不會被手機綁架啦。
(PS:以上作息安排每天會根據個人情況做微調,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