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整理照片的時候,看到了以往旅行的照片文件夾。
我懷著好奇地把近十年的旅行足跡都簡要記錄了下來,想看看十年來自己走過的路,遇見過的人,更重要的是想看看自己十年的變化。
來一場自己與自己的久別重逢。
2006年? 云南
這是我們開始出發的伙伴們,一路走來,有過爭執,更多的是全程相伴的情誼。
這個小朋友是我們路上“撿”來的,當年剛滿18周歲的他,第一次獨自出來旅行。
路上遇到的白牦牛,眼睛特別美。這個大哥說,戴上帽子,和白牦牛拍一張留念吧。
2007年? 西藏
左一是驢子,右一是天道。旅行前不認識,旅途中好在有他們,租車、路線、安全什么的,都包了。右二的簡單,是多年同行的閨蜜,有她,旅途通常很愉快。
珠峰一號營地。我身上的沖鋒衣是黑貓大哥的。他比我們早回去,考慮到珠峰天氣寒冷,把他的裝備借給了驢子,驢子后來沒去珠峰,轉借給了我。好在有這件輾轉借來的沖鋒衣,我才沒被珠峰寒冷的天氣凍僵。
2008年? 英國
這一年暑假,我們在英國學習兼旅行。這是一起從國內出發的伙伴們,我們稱為“UK六人組”。雖然身處不同行業,我們一起學習、旅行,煮早晚餐,一同經歷了相機丟失、迷路等意外事件,一起遇到了很多人,度過了美好的時光,至今保持著密切聯系。
班上部分同學們。他們有來自法國、韓國、瑞典、阿拉伯、巴西等不同國家,大部分友好而活潑,而且平均顏值高。
這是課程考核現場。那一天,男生們都西裝革履,女生們都職業端莊。
正在進行演講的法國同學。這次的考核,我和小希合作的演講,拿了銀獎,衣著還被評委評價“Smart”。可惜后來相機丟失,照片無存。成為我倆的遺憾。
2009年? 海南三亞和山東青島
這一年,我和簡單一起去了三亞和青島。旅途相伴,總是歡樂。自然而不加掩飾的笑容,這是我在那年旅途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那年的我,還戴著牙套。所以,笑不露齒,成了標準拍照姿勢。
2010年? 廈門鼓浪嶼
這一年剛好廣州亞運會。作為某場館的亞運志愿者經理,我忙里偷閑,暑假去了一趟鼓浪嶼。放松了心情,回去更好地投入到亞運志愿工作,為亞運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深感自豪。
我的輩分有點高。這是我最喜歡的外甥女。那年旅行的時候還是單身,現已有幸福美滿的家庭。
2011年 內蒙呼倫貝爾
這是一群在網上約好說走就走的人。這是一群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裝著看日落的人,從姿勢就可以看出演出夸張程度。
我們拍照總是各種演。中間是旅行的腳步,一個憨厚又好玩的人。右邊兩個一看就是情侶檔;左邊兩個是姐妹檔。還有一個旅伴,安靜同學,在給我們拍照。
在大草原上的各種奔騰的姿勢,我們很喜歡。
2012年 泰國清邁
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的國外自助游。好在途中認識了不少人,這是我在PAI縣夜市上遇到的飾品店的女店主,一見如故,拍照留念。
這是需要重點介紹的人物,PAI縣摩托車司機陳大哥。他是泰國第二代華人,我租了他的摩托車。是他帶我去當地的中文學校。告訴我泰國的華人孩子白天上完泰國學校的課程后,還要去中文學校上課。因為,學會中文,孩子們才不會忘記自己的根。讓我深切感受到當地華人對國家文化的執著和熱愛,大為感動。我現場教他用單反拍照,他很有悟性,我在PAI縣的不少美照都是出自他手。
路上偶遇的郭MM,我們一同去了雙龍山,吃了千人火鍋。
來自廣西的Miss楊,很溫柔和藹的姐姐。我們因住在同一家民宿而認識。因為興趣相近,她拋下了同伴跟我們同玩了一天。
在大象營認識到LUNA,來自上海。我們性格有點相似,也都喜歡旅行。
網上認識的花花,是一個爽朗隨和體貼善良的成都女孩。她是去泰國蜜月旅行的, 我們在清萊白廟和黑廟路線中同行。
2013年 馬來西亞
左邊的芳芳,右邊的little。都是很好相處的玩伴。她們只同行了馬來西亞一段,因有工作,提前飛回了國內。
斯凡MM是全程馬來西亞行的同伴。跟著我們,拍照姿勢從開始的千篇一律,到后來的創意百出,進步很大。
2014年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的同伴。有熟悉的Little,有第一次見面的小鳳。小鳳是一個爽朗干脆的女生,不矯揉不做作,我們都很喜歡她。
最右邊的陳MM,是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但在旅途中也有不少小女人時候。
我們在康堤民宿的女主人,溫和慈祥的老媽媽,讓我們感覺很溫暖,離開的時候忍不住擁抱了她。
斯里蘭卡新娘。我們剛好在公園遇見,旁邊是熱熱鬧鬧的迎親人群。斯里蘭卡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真誠的笑容,隨處可見,讓人心生溫暖。在斯里蘭卡還有很多溫暖的笑容,詳見我的簡書或同名微信公眾號文章《斯里蘭卡的微笑》。
2015年 美國舊金山
這個暑假,我們一行20人去了美國舊金山學習。主要上課地點在舊金山州立大學。課程內容包括教育學、社會學和醫學等。這是課堂一景。我們參觀了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中心等,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和體驗美國高校教育模式和醫療環境。全英文的教學和生活環境,讓我們一直保持認真學習的狀態。學習讓我們快樂。
愛學習的我,連自拍都在圖書館里。
我們的自備早餐。在國外學習,最不能適應的就是飲食,在午餐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早餐必定是中餐,才能更好地安慰我們的中國胃。
市政大廳隨拍的一角。這是神父和新娘以及花童。新郎被神父高大身影遮住了大部分,只露出了左臂和襟花一角。
美國的閨蜜和她可愛的女兒們(爸爸當時有事走開了)。我們多年未見,聽說我來到舊金山,閨蜜一家驅車將近十小時從圣地亞哥家里趕過來。深深情誼,讓我感動不已。
2016年? 土耳其、瑞士
土耳其七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讓我對她產生了好奇。鑒于當年土耳其國內局勢有些緊張,自由行不安全,跟團成了最好的選擇。于是,土耳其成了我近十年自己計劃的旅行中,唯一一次的跟團游。在土耳其境內參觀了多處博物館和古跡,徜徉其中,恍若走在千年歷史長河。
這次的出行的旅伴,是閨蜜一家。爸爸帥氣,媽媽美麗,小公主聰明懂事,給旅途增加了不少歡樂。
土耳其導游周喜肯同志,海軍軍官后代。馬爾馬拉大學畢業,讀政治學。風趣幽默,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土耳其和中國文化,懂五國語言,多才多藝。娶了中國妻子,用土耳其文字寫了一本關于介紹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書。他帶我們的路線,時不時跳出常規路線外,比如帶我們去當地的香料市場,告訴我們最受當地人歡迎的咖啡豆店,帶我們去當地人喜歡去的寺廟,領著我們逛古城的大街小巷等。而且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隨手拈來,評為六星級導游也毫不為過。
寒假去的土耳其,暑假去了瑞士。這是蘇黎世街頭。雖然瑞士以風景、軍刀、手表聞名世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街頭鮮活的人們。
小男孩對街頭演奏的兩位藝人面前的袋子很有興趣,觀察了很久,最后投下了小費。
瑞士旅行最喜歡的一張街頭隨拍照: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面對瑞士著名雪山少女峰的我。在瑞士,常常很想停下來,安靜地坐著,不走了。
好像一瞬間,我就走完了十年。如果不是照片,我可能不記得原來我走了這么多地方,遇見過這么多人;也不知道原來十年間,我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從外形到氣質,從見識到眼界。
林清玄曾寫道: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深以為然。
十年回望,是自己與自己的久別重逢。
希望,未來十年,與自己再次相遇時,能如今天一樣,感覺幸福和溫暖;或者,更幸福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