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污水效應 第111次分享2017-11-07

圖片發自簡書App

酒與污水效應

如果你把一湯匙的酒倒進一桶污水里,你得到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湯匙的污水倒進一桶酒里,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幾乎在任何組織里,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于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 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里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酒與污水定律

企業中的運用

在企業中,總難免會有污水,而污水又總會給企業帶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掌握酒與污水的沖突與協調的技巧。酒和污水在一個組織中也存在著相互博弈的過程。發現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戰中占得先機,是精明的企業管理者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碼,而有效運用酒和污水定律,則是組織一個高效團隊的最佳途徑。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帶有根本性的任務,就是對團體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篩選,剔除具有破壞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標,這就是人才的運作。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企業就是個人的集合體,企業的整體效率取決于其內部每個人的行為,這就要求這個集合體內的每個人都能發揮最大效能,以保持團隊的整體步調一致,動作協調。盡管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只要找到合適的最佳途徑,就能順利揚起企業的奮進之帆。

事例

“酒與污水定律”的負面影響可謂盡人皆知,因為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件實在是數不勝數:在黑龍江邊境的對俄貿易中,中方一直以來都占據著絕對優勢。但是,個別有心計的中國人開始販假賣假,并且真的賺到了不少實惠。其他人見此情形,蜂擁而上,一時間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在各種貿易活動中。俄羅斯人發現事情不妙也多了心眼,有了防范之心。可是,當俄羅斯人覺得防不勝防的時候,干脆就放棄了和中國人的交易。中國人從俄羅斯身上獲得的實惠也就到此為止了。類似的事件不只出現在對外貿易中,在其他行業也多有此類事件發生。其實,受利益驅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興風作浪的害群之馬不只上面兩種,賣假藥的、造假酒的、搞虛假報道的、踢假球的、吹黑哨的,等等,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形象,也破壞了整個行業的風氣,著實成了各個行業的災星。

酒與污水定律

啟示

這是一條來自西方的管理定律,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同理的諺語:

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一條臭魚壞了一鍋湯。

“酒與污水效應”對學校管理的啟示是:在一些學校中難免碰到個別“污水”式的教師,他們人數雖然很少,但破壞力巨大。為此,學校領導要花費精力處理這類“污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