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牛肉丸這么好吃

剛剛低頭走在路上想心事的我,旁邊傳來了“牛肉~丸~”的吆喝聲。

我不禁抬頭朝聲音的來源望去。

賣牛肉丸的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穿著簡單,腰桿挺直,肩上挑著扁擔。扁擔一頭挑著的鐵皮煤炭爐上架著一個老式鋁鍋,鋁鍋已經不再锃亮,灰蒙蒙的,就像給它打了一層厚厚的蠟。另一頭擔子上掛著的紅色塑料桶里放滿了調味料。

我放慢腳步,遠遠的觀望著。

看樣子,這個小販是做出經驗了。只見他張望著,看到身側的商鋪有人,便會刻意站在店的門口大聲吆喝一聲:“牛肉~丸~”,然后稍作停留。如果沒有人出來,他再緩緩挑起擔子,向前走去。

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已經小半年沒吃過牛肉丸了。本著快樂至上的原則,沒忍住誘惑的我,快步追上了他,想要買一碗牛肉丸。

不過讓我吃驚的是,曾經7塊錢一小份的牛肉丸,現在已經漲到了十元一份。

他放下了扁擔,從桶里拿出了一次性碗,拿出幾種用塑料瓶裝著的調料,問了我的喜好,便洋洋灑灑的倒進了碗里。

小販打開了鍋蓋,一股熱氣撲面,香氣散在周圍的空氣里。鍋里另有乾坤。鍋內被一塊鋁板隔開,一邊是只有玻璃珠大的大丸子,一邊是小指甲蓋大的小丸子。鐵皮爐里的溫度蹭著水小小的翻滾著,也把這些圓頭呆腦的丸子趕到了鍋的四周,就像在泡溫泉的小人。

我并沒有說大小,于是小販拿起湯勺,舀了幾顆少的可憐的大丸子,再舀了幾顆小丸子便遞給我碗和勺子,急匆匆的蓋上鍋蓋,挑起擔子吆喝去了。

我悠哉悠哉的走在路上,一邊吃著牛肉丸。不知怎的,像這種街頭小吃,如果不在街上吃,好像就少了些滋味兒。這也可能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一個道理吧。

我吃什么都喜歡先喝湯。湯上飄著的蔥花嫩綠嫩綠的,被高溫一激就燙出了香味,就像我的舌頭被湯瞬間便燙破了皮。不過好在湯頭清淡,帶著股牛肉的野香,也不怕我不敢喝了。

丸子入口就有股牛肉的味道,咬起來彈牙筋道,估計上了年紀的老人只能是一口吞下了。不過勁道是勁道,香味也足,至于里面肉的成分多少,那估計只有小販們知道了。

還不出幾口,我就被湯燙的有些上頭,但是街頭小吃就是吃個現吃的燙香,所以……

我不描述了,你們慢慢想去吧。

略略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