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第四季強勢回歸,最大的看點莫過于電視史上的第一次人機大戰:百度派出的人工頂尖智能的萌萌噠機器人小度(在人臉識別領域橫掃全世界位列第一)挑戰最強大腦的世界記憶總冠軍王峰。在對戰之前,現場有數十位最強大腦的選手,然而沒有一個人第一時間愿意出戰,整體顯得猶豫和掙扎,那時候看的我也是滿揪心的,因為那時候的我內心也是恐懼的(想起了去年的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慘敗谷歌的AlphaGo)。??
最強大腦的判官Dr. 魏說這是人類出于對未知而產生的恐懼。人工智能的出現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會取代我們所有純技術和純服務的職位,甚至有觀點提到:它不是簡單的改造行業,它會對我們的社會結構進行重構,重新定義經濟體,重新定義我們的人生!現在,你還能憑著一門專業技能找到一份工作是幸運的,而未來有的人連被利用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了。??
那么,智能革命對人類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暫不展開,但不得不說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人的能量》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我們現在僅僅只運用了智力和身體的一小部分,正常人的大腦只能開發到10%(愛因斯坦本人開發了13%)。雖然這個觀點并非正確,但不得不說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確實需要提高好多腦力層面的能力(比如認知能力、分析能力等等需要燒腦的能力),因為在未來,體力勞動將會全面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腦力勞動(如果不動腦,甚至于未來的人類都完全喪失了思考能力,現在還在好奇描繪出的外星人為何腦袋都很小,難道就是因為缺少思考的緣故?當然,這只是個笑話)。??
既然恐懼來源于無知,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自己的無知?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人類知識海洋無窮無盡,無數人窮盡一生也不過深入了知識領域的一星半點。??
赫胥黎說過:“這世上分為已知和未知,處于中間地帶的就是感知之門”。這扇門會同時出現在人類感知的出口或者入口,然而這扇門的開關完全取決于每個人的選擇,甚至即使我們打開了某一扇門也不會真正理解門后隱藏的東西。
舉個例子,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扇門是出口還是入口,又或者兩者都是?對無知的恐懼就來源于打開一扇不明確的門。用一種更簡單的方式去形容這種恐懼就是一句老套的諺語“無知便是福”,知道越少會越幸福。??
面對未知的恐懼,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敢于去承認自己的無知,當你目前所未知的在未來變成了已知,那請不斷去嘗試一些東西,雖然了解得越多越痛苦,但你的一無所知其實是一種更大的痛苦。
面對未知與無知,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