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朱自清周總結

為什么要每日學習一個小理論?

一是日常分享小理論,讓我們有方向感,會有的放矢,幫助我們對日常生活有借鑒,實操性、實踐性強,與現實生活勾連性比較強,對我們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二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刺激自己的思維,提供一種別樣的角度,洞見事物的獨特方式,看待問題的角度很珍貴,多種方向看待問題。

看待問題可以從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多角度思考,不會產生千篇一律的狀況,經濟學的洞見極其理性、心理學的洞見有時候很偏激、能夠刺激我們,防止我們的思維停留在混沌的、自我的狹窄范圍內。

吸收方法:聽小理論的時候,多與自己現實生活做勾連,這個非常珍貴。

一、本周小理論:

1、“被洞悉錯覺”:你并沒有那么容易被熟知。

2、“虛假同感偏差”:不要被他人的意見和看法所綁架;與他人相處時要尊重多樣性。

3、“登門檻效應”:斷其一指,再謀全局。(跟別人登門檻,跟自己登門檻循序漸進)

4.“曝光效應”:入職三途徑,重復的力量。(增加曝光質量、數量)謊言說得多了就變成真的。

5.“可信威脅”——適當威脅(內部維持關系、外部有斷裂可能性)是種博弈技巧,前提是可信。

二、本周電影推薦匯總:

1.《黑天鵝》

2.《跳出我天地》

3.《當幸福來敲門》

4.《浪潮》

5.《美麗心靈》

吸收方式:以享受的姿態和心情來看電影,才會有深刻的體會;不要帶著要看出什么意義去看電影,看得多了,就一定會潛移默化。不要逼著自己帶著感悟去看,當你身臨奇境,自然而然的就會有感悟。

對人文理論的理解和吸收,只有你把自己拋進去,才能有收獲,所以要拋棄偏見,投入進去之后,才能吸收好的東西。

三、本周文章:走來的師父:朱自清

用一句話評價朱自清先生在中國現當代的散文界的角色,“一超多強,”

一超的地方:文筆的天賦和素養,無論是意境的塑造、還是情感的表達、文字的節奏的掌控展現的靈性。

多強的地方:具備毫不遜色的思考力和對生活細致的體察。

第一天:(縝密與真摯)

1.《背影》:文字節奏(急緩急)分清主次。

2.《兒女》:真實的喜歡與不喜歡(真摯三要素:泄密,泄軟肋,示弱)

3.《論自己》:人的自我擴大化——《你不拓展一下自己,就會覺得世界僅此而已》

縝密:分清主次,與主旨緊密融合。

真摯:網絡時代一個最重要的思維邏輯,將讀者當做一個朋友,寫文章就相對朋友聊天一樣。

第二天:(純文筆純意境)

1.《匆匆》:句式循環,節奏緊湊,做到內容與形式統一。

2.《荷塘月色》:細節交待出當時的背景與特有的心境,語言華麗,意境塑造方法。

3.《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最出彩的一部分,歌姬掃興的片段。

文采的大爆發,緩緩急急,急急緩緩。情景的描繪,要有空間想象感,按照人接受環境的順序進行描寫,如實的交代。

第三天:(觀點類雜文的寫作手法)

1.《論做作》:各種人等做作細節、做作合理性,做作的類比劃分(有所為與無所為)

2.《論誠意》:誠偽是品性,更是一種態度。(這個解讀新穎深刻,值得銘記)

3.《論青年》:真正成熟之作,兩股作用力(批判性與包容性的動態平衡)

第四天:(出色的細節刻畫)

1.《憎》:圍觀的嘴臉、友人的尷尬、電車的華麗細節描寫、現身說法

2.《正義》:正義的三種以小見大的變形,歪的影兒(嘴邊、權威不可逆、心里情面下)

3.《沉默》:說話的目的、沉默的必要性、溝通時的心態細節、沉默的意義與尺度的把握。

多看細節描寫的文章,提升自己的細節描寫技能。

第五天:(家國情懷)

1.《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敘事類散文的范本,雙高潮的設計,內容上的以小見大

2.《論無話可說》:最出彩的,中年人較之于青年人所不同之處,成熟之處,以及當前狀況的對照。

3.《論氣節》:氣與節的歷史,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心態與境遇的演變,知識分子階級的形成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