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識運營
決定轉行之初,查詢了互聯網行業適合自己從事的崗位,最終敲定了:
內容策劃,文案策劃,互聯網運營這三個方向。
最開始根本不理解運營到底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有哪些具體的分工,所以更談不上職業規劃,通過了三個月的一些碎片化學習,在一些網站上搜尋答案,直到最后認識了三節課,報名了適合小白的p1課程,才發現,互聯網運營遠遠不止是“吸粉和辦活動”那么簡單。
運營并不是一本寫滿“各種套路”的工具手冊,而是一種有特定邏輯的結構化思維和一系列有目的的行為,手段!
而運營的行為和手段也會因為主體的不同,用戶的不同,而有著巨大的差異
比如淘寶和京東是以產品為主體的網站,而知乎是用戶問答社區
但是無論對于傳統行業還是“一天一個風口”的互聯網行業來講,主要兩大要素就是產品和用戶
如何最有效連接產品和用戶,圍繞著兩者展開的一系列良性的行為和手段
都可以稱之為運營。
二.為何轉行到互聯網行業以及在三節課的小收獲
在辭職之前,我是一個一線初中教師,從事了八年的英語教師行業,其中當了七年班主任,帶過四年初三畢業班,做老師的八年是難忘的,反觀自己這八年的生活再展望整個行業和自己的未來,覺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是這份職業無法給予的,作為大白羊座的我,對這個世界的不同維度和多面性總是充滿了好奇,所以決定離開傳統行業,想要看一看更新鮮的世界。
世界應該充滿很多選擇和體驗,而人生是由各種各樣不同的體驗組成的。
我有許多興趣愛好,攝影,畫畫,養花草,健身,對家居,服飾等有著獨特的審美,屬于朋友圈里面那種,“可以把生活過成詩”的那種文藝青年吧,再加上我性格逗比,也對生活和身邊的事物有著獨特的見解,所以也總能給人留下“身邊的網紅”“野生段子手”“被教育界耽誤的老司機”這種印象。
這讓我在轉行的時候多了許多選擇,但是同時,也是困擾
我的興趣愛好并沒有發展成可以變成事業或者在某個領域、網站、社群有話語權的地步,
簡而言之就是,
這幾年就瞎特么拍/吃/美/開車/哈哈哈哈哈哈了,并沒有針對自己的優勢進行系統的規劃和進一步的學習,也沒有對自己的短板去重視,修復,成長。
這讓我在轉行的初期很迷茫也很懊惱,三節課是我選擇的第一門系統學習的網絡課,在這里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1.思維結構決定了行為活動,而如果不去系統化學習,不去結識一些不同維度的人,不去一遍遍實操驗證理論,那么思維結構永遠會在同一個平面原地踏步,無法到達別的維度,行動也只能在同一個水平原地踏步,無法沖出舒適區。
2.不同的領域,藏龍臥虎的人太多太多了,從他們的不同分享和很多優秀的作業里,我打開了思路,也學到了許多以前沒想到的方法,看到了不同的方向。
三.運營的分工與階段
下圖是我總結出的運營的主要分工和一些大致要做的工作
其中紅字1分類為基本上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需要的運營崗位
除此之外
藍色2分類是一些產品類為主的公司需要的運營崗位
綠色3分類也是目前常見的互聯網運營崗位
而不同的運營也會因為公司的階段性不同有著很大的區別
四.多維度自我定位
因為目前面臨著轉行和找工作,所以首先對自己進行了定位,和對理想的公司類型,適合的崗位也進行了定位
自我定位:
處在p1階段,優勢與劣勢見上文
找工作定位:
和興趣愛好相關,最好不是純互聯網平臺,更偏向于商業和互聯網運營同時具備的公司(有資金支持并可以學會自己創業),初創團隊,朝陽企業最好,這樣可以讓自己快速的成為多面手,學習到豐富的行業知識,具備更多的多維度實操經驗。相對于比較成熟,扁平化管理的公司,我作為行業小白,不具備某個專項特別強的特質,可能工作起來會比較吃力。
崗位定位:
互聯網運營,品牌運營,內容策劃,文案編輯
五.職業規劃
根據老黃所說的運營p1-p5的五個階段,并針對自己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如下。
三個月的目標OKR(2017.11-2018.02)
一年的目標OKR(2017.11-2018.11)
三年的目標(2017.11-2020.11)
目標和方法:(宏觀規劃一下,OKR不適用)
1.達到p4或者p5的水平,即使今后沒有走運營的路,但是未來的十年是運營的十年,也不能放棄對運營的學習和理解
2.可以出色完成一個項目
3.可以在青島的運營,某項或某幾項領域,有口碑(如果那時候還在青島的話)
4.通過所學可以自己創業,食品或者首飾店,或者一些更小的店(比如抓娃娃機哈哈哈)
5.年薪一族
最后:其實,在我們學習運營的同時,更是在學習
如何運營我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