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文化人的模樣
文:婍妤
? ? ? 今天的命題是忙,也許有人會問,命題與你今天的主題有什么關聯嗎?“婍妤”原創在字數、文體等方面沒有任何限制,命題只是一個方向,創作可以無限延展,殊途同歸即可。
? ? ? “婍妤”主張獨立思考,不推崇斷章取義、東拼西湊以及嘩眾取寵,但好的文章也是閱盡天下素材后的一種獨立思考?!拔幕恕笔莻€大話題,我斷不敢做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所以查閱了很多與“文化人”相關的文章和見解,奉上愚見。
? ? ? 真事,“有一次,我一朋友去相親,問我,你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儒雅氣質,我這次要相親,你能不能幫我看看,如何打扮的像個文化人”
? ? ? 宋小寶有個小品叫《相親》,里面有個橋段是,本山大叔問宋小寶,來相親怎么還戴個眼鏡?宋小寶說:戴上眼鏡顯得有文憑一些。
? ? ? 當然小品只是虛構,這樣的劇情安排幽默詼諧,給人帶來快樂也是一種美德。只是今天借用這兩個例子來講講我心目中文化人的樣子。
那首先看看特定人群對“文化人”的見解
其一:這個人讀了很多書,一看就是個文化人。
其二: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
其三:讀了這么多書,還是這么迂腐,刻板。
其四:將來出來都是要工作,讀書能賺錢嗎。
其五:這個人都考上博士了,真有文化。
再看看網友對“文化人”的見解
其一:“知識分子”是近似詞,文化藝術方面的從業者。
其二: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做有文化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
其三:修養+學識+閱歷+經歷+精力+不斷學習更新思想。
其四:文為知識,化為改變,用知識改變自己,感化別人。
其五:植根于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 ? ? 文化人這個詞太寬泛,每個人對文化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也無法把自己的思維強加于別人,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受到教育程度不同,對一件事情的理解也不會相同。因為有了這些不同之處,才成就社會的千般萬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說到“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莎士比亞也有一句話“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婍妤”只是站在一個不太高的高度經過獨立思考來陳述本方觀點。
? ? ? 上面對文化人兩類見解這里都不做評論,“婍妤”一直覺得“評論”這個詞、這個方式總是有點不太“文化人”,這里不作贅言。
? ? ? 其實通過上面的兩種見解,相信不少人心中已經有答案了。即使沒有,也能慢慢靠攏一個觀點。看完眾多觀點之后,婍妤也有自己的思考,總結下來,就是“慎獨”、“得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內修“慎獨”
? ? ? “慎獨”最早出自于《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 ? “慎獨”作為修養方法,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于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
? ? ? 修身之難,莫過慎獨。一個人在隱蔽的時候,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細微之處見知著。
? ? ? 仔細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在沒人的時候隨意解手、涂鴉、折枝、偷盜、出軌、浪費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 ? ? 再看看如今互聯網時代,很多人沉迷于虛擬世界,離慎獨越來越遠。就像翟鴻燊說的,很多人沒事喜歡罵古諷今,自己文化底蘊都不夠,還經常抨擊圣人。郭德綱也說過類似的話,閑著沒事的人才到處找人麻煩(原句忘了,意思相近)。例如社交平臺、博客平臺、網站平臺等,你我不知道對面是什么樣的人,看不見摸不著,想說就說,該罵就罵。還有網絡游戲平臺,也是動不動就出言不遜。凈化網絡環境,建設網絡文明,任重而道遠。
? ? ? “婍妤”認為所謂的文化人應是慢慢的靠近“慎獨”,努力做到慎獨。普通人做到不易,因為還沒有足夠的底蘊來承載這種境界。說起承載,又讓我想到了翟鴻燊教授講的“厚德載物”,說很多人一有錢有出事。德行不夠,賺再多的錢也留不住。
外修“得體”
? ? ? 得體二字,也是很深的一門人生學問。我們平時常聽到這個人落落大方,行為舉止都很得體。但真正做到“得體”實屬不易。
? ? ? 得體意為言行舉止恰如其分,它有個近義詞叫懂事兒。進入社會后我們會與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知道很多地方都需要學會“得體”。
? ? ? 比如面對父母、親戚、朋友、同事、上司、客戶等如何得體的講話和交流。在特定場合做事如何讓人覺得行動得當。
? ? ? 看過網友寫的一篇文章叫《劉若英:一世得體》,感觸良多,這里面有這樣一段與大家分享
? ? “上山的路七回八轉,祖母和我在這路途中總會說說聊聊這一年的事,也摻雜些祖父的小趣事或我小時的糗事。她通常記憶力驚人,說起細節令人如歷歷在目。但今年情況有異,同一句話她竟反反復復說了八次。老人家走到這一處也是自然規律,不能怨天尤人,她這輩子已經夠順心的了。我惆悵的不只是她的身體,更多是我想到,她一定不愿意自己有失態的一天?!?/p>
? ? 得體不只需要教養與決心,有時是細致的操作。家里常要請客吃飯??腿艘簧献溃瑫壬蠠崦韮羰郑獾么蠹襾砘叵词珠g。吃到第四道菜上個冷毛巾,喝完湯再上個熱毛巾去油。這時該完了吧?不!上個熱茶再來一條冷毛巾,讓人清爽,準備吃水果與甜品。光從這冷熱毛巾的講究,可想而知其他的待客細節。她說朋友來家里吃飯是對我們的認同與尊重,我們應報以全心。
? ? 廚子我們家有,但女主人通常堅持自己下廚做幾樣招牌菜,這是對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算好時間,出了廚房還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沒涼,頭發也沒散。這一點是我至今都學不會的。
? ? ? 可見細節之處見真章,將細節做到極致,讓別人舒服,就是一種得體。無論是文中陪生病的奶奶爬山的我,還是時刻記著冷熱毛巾的女主人,她們時刻都為著別人著想,維護著別人的尊嚴,這是融入骨子里的教養。是深層次的得體。
而今,有好多人只是做到了自以為的得體。
在外對客戶畢恭畢敬,在家對妻兒亂吼亂叫;
在陌生人面前舉止端莊,言出必恭,對親戚朋友怠慢無禮;
在領導面前婉言諂媚,在同事面前飛揚輕?。?/p>
………………
…………
……
? ? ? ? 簡單的八個字“言行舉止恰如其分”同樣也需要大量的經歷、閱歷、磨難、學習等等等等的修煉,可見一個人的智慧也是經過歲月的打磨后的一種沉淀。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 ?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 ? ? 這句話的核心在于“欲”和“矩”二字,高深之處在于,“欲”是無邊,“矩”是框架。無限的欲望囚禁在條條框框里豈不是很痛苦,自相矛盾。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個人的修為能讓自己的欲望能在一個不逾越社會規則的范圍內自由釋放。
? ? ? 看過《人民的名義》,應該認識里面的祁同偉。他是緝毒英雄,本來以他的軍功,一步一步也能走上權利的巔峰,但是當看到身邊白發蒼蒼的老隊長,一身軍功,到這個年紀,還是一個小小的隊長,內心受到打擊。他怕,怕他在這個地方,會像老隊長一樣。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學校里叱咤風云的人物,卻因為權利的報復,讓他與他心心相愛的女人天南海北,在一個窮鄉僻壤艱難求生,他怨,他恨,他渴望權利,渴望報復。于是返回學校追求高露----原省委書記的女兒,不是為愛情,只為權利。后來隨著官位越來越高,手中權力越來越來,開始官商勾結,利用手上的權利,非法謀取暴利,強買強賣。一個大好青年,就這樣迷失在權利與金錢中。
? ? ? 祁同偉的例子,值得警醒。我們常常追求隨心所欲,但因為修為不夠,隨心所欲總會在或近或遠的未來讓你承擔其代價。好比由著自己的性子,總會無意傷害到別人而自己內心也不安。由著性子,隨心所欲就容易陷入
? ? ? 年輕人總會犯錯,無論怎樣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難免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小時候我們有些人會喜歡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做事,結果常常無意傷人傷己。
? ? ? ? “婍妤”曾經也鐘愛國學,讀過唐詩宋詞,“四書”,南環瑾國學系列叢書,了凡四訓,菜根譚等等,受益很多。現在閱讀較少,因為年輕時讀國學會有非常多的疑問和矛盾,很多時候領悟不到那一層境界。連母親也說,國學很多時候相對較消極。偶然的一次,在網絡世界得到了答案,一位年長的網友跟我說,要悟“道”,首先要知“道”,道是由走之底和首組成,也就是腳和大腦,意為行動和思維,說到這里,我已經有了答案。原來,光想光看是沒有用的,所學所見所聞都要運用到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