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去看了一場評分很高的電影,皮克斯新作《尋夢環游記》。它延續了一直以來的精良制作,各大網站上的好口碑不是隨便給出的。影片結束后,很多人都紅了眼眶。
電影的名字加上它的前半段劇情,我都以為這只是一個小男孩不顧一切追求音樂夢想的勵志故事。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墨西哥的亡靈節。在這一天,全國上下都要隆重慶祝,他們做美食祭祀祖先,掛上五彩斑斕的剪紙,帶上骷髏面具,載歌載舞,用這種方式來緬懷逝去的家人。
主人公米格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小男孩,但他的家庭世代做鞋,將音樂視為家族的詛咒。但是米格沒有放棄,他視歌神德拉庫斯為偶像,偷偷對著視頻練習,希望能參加那天晚上的音樂比賽。
就在他偷偷地拿下“歌神”掛在墻上的吉他準備去參加比賽時,卻意外地發現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他看到了夢幻的的建筑,由萬壽菊花瓣鋪成的金燦燦的橋,還有那些只在照片里見過的親人。
他們過著一種與塵世相同的生活,有美食有音樂有煙花,也會思念還在世的親人。
為了證明自己,也為了回到正常的世界,米格需要得到“歌神”的祝福。就這樣,他開啟了自己的尋夢之旅。
02
在這途中,他遇到了一個看似很不著調的落魄歌手埃里克。后來才知道,因為活著的人沒有祭祀他的照片,他沒有辦法在亡靈節這天通過花瓣橋去探望親人。
讓人心酸的是,這些沒有人記得的亡靈聚在一起,互稱為家人。
這其中就有一位可憐的骷髏先生。在聽完埃里克為他演奏的最后一曲后,輕輕地閉上眼睛,化作一片金色,隨風飄散。
據說讓一個人快速長大的方法,就是讓他見識一場死亡。
電影演到這里,忽然就沒那么輕松了。這是第一個觸動我淚點的地方。隨著音樂聲緩緩落下,少了一個人的吊床變輕,他的帽子掉了下來,孤獨的埃里克一言未發,喝了杯中的酒,倒扣在桌上。
“當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記得你的時候,你將徹底消失。”
這叫做終極死亡。
親人之間的記憶是維系兩個世界的紐帶。當一個亡靈徹底消失在最后一個人的記憶里,他就化為灰燼。誰也不知道,終極死亡之后,人會去哪里。
03
影片第二次擊中我淚點是因為米格的高祖母梅提爾達。
米格還是不顧家人阻攔要去歌神的演唱會,他生氣地告訴家人:“你們不懂我的夢想!”這時。高祖母忽然隔著欄桿唱起了歌。這個帶領整個家族摒棄音樂的女人,唱起歌來竟是意外地好聽。
原來,這個世代做鞋的家族,一直就有對音樂的熱愛。她顫抖著聲音告訴米格,那些年他與高祖父情投意合,都是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只是最后高祖父選擇了夢想,而她在有了女兒可可之后,發現了這世上有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
因為對家人的愛,她放棄了夢想。
隨著故事的發展,所有人才知道現在的歌神是一個剽竊歌曲,謀害同伴的大反派。而米格真正的高祖父,就是埃里克。原來,他在早年就放棄了音樂夢想想要回家,不料途中被“歌神”謀害,被家人誤解了一輩子。
那首《remember ?me》,從來就不是唱給全世界聽的,那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低吟淺唱。
而此時的可可,已經不是那個坐在床上聽爸爸唱歌的小女孩了。她變成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太太,記憶模糊,神志不清,她是最后一個記得埃里克的人了,可是現在,她快要記不清了。
米格回到原來的世界,彈起《remember ?me》。這個彌留之際的老人,被喚起了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她什么都記起來了,輕輕地晃著頭一起唱歌,好像變成了小時候梳著麻花辮的那個小女孩。
音樂響起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動容。
一曲終了,所有的人都淚光閃爍,在這一刻,家人之間都多了份相互的理解。
最讓我感動的結局不是米格可以去實現他的音樂夢想,而是這種親情的完美融合。
04
我旁邊坐著一位小女孩,電影結束后,她仰著頭問她的爸爸:“人死了之后是這樣的嗎?”她的爸爸紅著眼睛頓了一下,許久說道:“希望是這樣吧。”
也許她的爸爸也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吧。
這部電影的導演曾說過一段話: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們總是忽視它的存在,不敢相信。但有一點很明確,就是我們都要面對它、經歷它。這個既殘酷又很有力量的現實,我很自豪我們從來沒有隱藏過它。”
一直以來,死亡似乎是一個很禁忌的問題。而這部電影卻用動畫的方式揭開了它的面紗,其實沒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心里存著愛和回憶就足夠。
電影的海報上印著一句話“在愛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得我。”很多時候,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海賊王》里對死亡也有相同的解釋:
“我問你,人究竟什么時候會死,是心臟被槍打中的時候?不是。得了不治之癥嗎?也不是。是喝了毒菌蘑菇湯之后嗎?當然不是。是他被世人遺忘的時候。”
這部電影用105分鐘溫柔地告訴我們,要保持善良,要相信愛的力量,要理解家人,要記住他們。
有人說,電影院那么黑,就是為了讓你流淚的時候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
所以,放心地把時間交給這部電影吧,在哭過之后,用心生活。
文|慢姑娘
圖|網絡
轉載請聯系本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