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方所的邀請,有機會坐在第一排的位置,遇見我生命中的第一位作家,不是明星而是作家這讓我很高興,我的第一場見面會,是和一位作家發生了鏈接。他不出名,是兩本書的作者《大地清涼》《別處生活》,他叫宴禮中。
宴禮中我們也叫他小晏,也有人稱宴叔,我是0聽聞0了解,他出過的兩本書我也全然不知。抱著空白的心,我來到方所,我見到了他。簡單的著裝,讓我還是沒有引起我的任何的特別好感或者興趣,開始去傾心聆聽,走入他的世界。可是一上臺的幾句話讓我立刻感受到他的幽默以及一種我超級喜歡的感覺。
他會很真實的問主持人,我可以坐下來嗎?這樣的小不流暢是那么真實,卻也讓人感覺很自然,又流暢。
這就是小晏,坐下后,自然的說自己帶了某道士贈予他的一把扇子,題的4字佛經,諧音同德高望重。詼諧的形象更印入我心中。天氣悶熱的下午,加上這把扇子,他多了份京味,也給他自己多了份清涼,舒服大家也舒服了自己。
小晏講著自己一路的寫作生涯,內容很純粹,體制內和體制外這是他生活唯一的界定。隨著自己內心,他在由心出發選擇自己對話人物,而人物的改變,有成功人士采訪,卻無法真實的記錄。選擇寫普通人,他在每個平凡的人看到生命的閃光,但在相同的大背景下,每一類人煩惱背后的原因有聯系著相同的大背景國情,幾年后他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索。關注修行之人,去采訪了很多道士,記錄了貼近我們生活的道佛。
我與佛結緣應該始于色達,之前我對它是絕對排斥再加上有點小畏懼。排斥是因為那是迷信,在用水泥等材料做出的雕塑前,這樣的沒生命的物品,居然承載了通神靈,知未來,應人愿。這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我的世界里,很多事情不以自己的意志而轉移,卻在拜佛這,磕磕頭上上香捐捐款,又或者還要有些不知什么時候從哪遺留下來的供奉習慣。小畏懼,雖然不太信,但玄乎的事情又經常發生,超出自己理解的事物,總讓人聯想偏偏。而在色達,我在我
還沒有來得急,細細看《大地清涼》。但開頭的文字,是以對話的形式,我好像蠻喜歡的,可能是之前看的書沒有這樣的形式。讀著就想讀下去,煩躁的內心也漸漸安靜下來!
在分享中,小晏有說到,他寫出來的大多是基于被采訪人言語之外的東西,而這些都是他捕捉到的而不是詢問出來的。而這一點是我希望自己也能擁有的能力,如此我便可以和別人很好溝通,我的溫度可以傳遞別人。我眼里的世界將更加寬廣。在最后我詢問他這個問題時,回答有點讓我出乎意料,回想起來是那么簡單但擊中要害!他說他的寫作都不是及時記錄,而是三天后開始去寫,因為正真打動自己的,在三天后依然能記住。而打動心靈的部分便是語言之外的東西。
2個小時的分享,我了解點了小晏。如此浮躁的社會,那股靜靜的清流。目的性不強,遵循著自己內心,不因外界而波動。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寧靜致遠,他就是現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