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焦慮,我常擔憂我的未來,自己給自己加戲,在腦海中編造出各種偽現實的場景,自己嚇自己,卻不知道,未來還沒到,一切都是假的。有只“未來假想怪獸”長居在我心里很久了,每次在我低落時,便會跑出來罵我,我越向它妥協,它越膨脹,幾乎快把我吃掉。
回憶起我初入大學時,原本應該好好享受大學的生活的我,卻悶在被窩里,焦慮自己要不要轉專業,要不要申請ACCA的雙學位,將來到底要做什么職業等一天之內解決不了的事。而且越想越焦慮,越不知所措,即使如此,也沒有用行動去解決,只會干著急地空想。
就拿轉專業來說,大一的時候的我認為我讀了會計,我以后就一定做會計,其他的職業我不能做。卻不懂得去思考,大學四年就是要去創造其他的可能性,發現自我,真正找到自己喜歡的定位,不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條路去闖。
古典老師曾經說過“你手上拿著一杯水,你會怎么做,你也許說你會喝了它,也許你會澆花,也許你會洗手,但是仔細想想,你接下來要做的事,和這杯又什么關系,你完全可以放下,空出雙手,去做你喜歡的事。”
從我悟出這個道理,我認真面對會計專業,思考我是不喜歡還是在逃避困難,如果是逃避,現在躲過了,轉專業之后依舊會遇上。想清楚后認真努力了一段時間,結果會計成績名列前茅。努力學好本專業同時,不忘發現自我,慢慢發現到自己在語言學習上有明顯的優勢以及濃烈的興趣。
目前大二,一切都還在路上爬行著,而前方是什么樣的光景,依舊未知,但我知道,只要行動,不停歇,前方是什么,我遲早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