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Howie-Serious 365日寫作計劃第041天的寫作內容。
新書 vs 老書
內容決定了該讀經典還是當代書籍。
到底是為了思想理念,還是技術或事實,其實自己很好判斷。到底該讀蘇格拉底的這本,還是該讀彼得·德魯克的那本,這是很明白的事,但是總有人完全忽視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寶藏,而偏愛機場里的雞湯和管理真經。
思想、觀念類主題和文學書籍,與時代沒有關系:讀歷史久遠的書,讀真正大師的著作,深入閱讀
例如,你讀了市場上80%的情感生活類書籍比不上花時間讀一下托老的《安娜·卡列尼娜》,這些現代的情感生活類書籍由于作者本身就談不上有深沉思想和真摯情感,甚至還有扭曲的三觀。
好書,和其他的藝術一樣,本質上都是情感。所有情感,如果能打動人,首先要『真』,要足夠強烈,然后通過這種藝術的美來深入心靈,改變觀念,升級行動。例如,比前一陣知乎『童瑤』事件比作一本書,那就是一本建立在『虛假』基礎上的情感暢銷書。讀過『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一眼就能識破這些『童瑤』們,因為他們所謂的『感情』真的很膚淺很矯情,甚至根本就是假貨;
例如現在育兒類書籍已經不能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疊床架屋,層出不窮。實際上,在盧梭老爹『愛彌兒』面前簡直就是提鞋都不配啊。『愛彌兒』里面,人類思想史上的大師孜孜不倦向你講述如何將剛出生的嬰兒培養到成為具有獨立思想、品行端正、全面發展的成年人。『愛彌兒』中永不落后的育兒理念(盧梭極其強調父母對自己思想、學術和能力的培養)再加上希爾斯的一本《希爾斯育兒寶典》,根本不需要那些狗屎一般的育兒暢銷書了好不。那些書相互抄襲,羅里吧嗦,粗制濫造,實在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