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在討論大學畢業后聚少的問題,就引出了我新的一個思考。在此之前,我一定要寫一個關于我的事。因為這是我的一個心結。
高中的時候。我跟室友一起放學回家。坐公交車,然后我先上去幫她占了一個座位,然后上來一個大叔,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說我,大概就是,你一個小姑娘竟然占座,誰教你的云云。其實我也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是為了我與朋友的利益,我可以不要臉一點(錯誤示范)然后她上來了,對大叔說了一句,要不你坐吧。我承認我不應該給別人占座。但是那一刻真的有種被背叛的感覺。我沒有要求她一定在那樣的場合為我爭吵,起碼不要說那樣一句話。因為我知道是錯誤的,而作為朋友的她也站在我的對面指責我的錯誤。這難免不讓我不傷心難過。后來她就默默的坐在我旁面,我們沒有說話,我下車后,大哭了一通。在那個年齡,當眾被一個大人訓斥還是很傷自尊的事。當然我知道我是做錯了事。這個錯事,還跟朋友有一些牽連。(之后我再也不會占座了這是后話了)也沒有什么原諒不原諒,我不怪她。是我錯估了朋友的那條線。
通俗的說,我可以為朋友做一些事。但是我要確定她在那條線上,是可以做,還是最好不要做的。
繼續關于聚會的話題。很多年不見的朋友一起聚在一起,可能只會聊一些回憶。如果回憶都聊完了,那么還能有話題聊的那些人,才能在一次升華。
小學的時候,我們常談友誼,會互相寫通訊錄,最后一定會寫“友誼地久天長”然后升學,在然后各自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的時候,很難在去打開通訊錄的他們沒事聊一聊。因為對雙方的訊息都不太對等了,尬聊。我本身就挺內向的,所以朋友也不會很多。原來也是聽朋友的事情比較多,講自己的事情比較少。聊天的時候也不太會找話題,常常陷入尬聊。
很久之前遇到同村的同學,我們從小學一直到到高中,都在一個學校但都不同班。然后每次遇到都聊的不叫不錯,因為大部分都是他比較幽默的說一些小時候班里的奇葩同學。然后終于有一天都聊完了,后來我們只能默默的看手機。反正我比較喜歡的電影,動漫他都不知道也不太有興趣,就再也沒聊過了。當然我得承認。那些有共同經歷的同學們在我心里都有不可磨滅的意義。但都不是最好的朋友。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曾經我稱她為最好的朋友。我們的觀點也有很多一樣的地方。當然還是有一些不同。比如我會想,既然她是我最好的朋友,那我會對她寬容一些。有一些損害我利益的事情我不太好意思開口說。后來忘記因為什么事了,她說,既然是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不能說的。再后來她轉行了。交流的少了。幾次旅行計劃破產。有一次是我訂好了票。她說不去了,多退我一些差額。這個虧我想我們共同承擔,誰多誰少都沒關系。現在我想她是我的好朋友。不確定是不是我敏感,因為歲月先讓我認識她,卻不是最恰到好處的那個。可能環境的改變。有一些認識都稍微發生了變化。我們都不會承認我們改變,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我認為的最好,其實也不是網上寫的那些。當互相認定是最好的朋友的時候。你是可以感受到她對你的在乎的。什么傷心難過,朋友需要做的事。我認為都沒有準則。就最舒服的狀態就最好。也不會因為一句錯話記恨對方。類似談戀愛吧~反正我喜歡的姑娘也很多~其實我也沒寫什么條例,因為我也不好定義。人就是直覺動物。一群人中你總能嗅到跟你臭味相投的那類人。并且你會愿意在他們身上花些時間。
一個番:然后我尬聊朋友,采訪她,關于朋友。她說我不聊,已經聊過好幾次了。我給忘記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