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28歲,我想看看人生究竟有多少可能性。”——《二十幾歲,沒有十年》里這句話燃到了我。剛過了28歲生日的我,看著身邊的閨蜜,朋友都慢慢走進了婚姻,開始了帶娃的生活。似乎工作安穩,已婚,帶娃才是28歲左右的女孩子該有的正確打開方式。而我,卻像個俠客,特立獨行。
“有一天晚上,一起走在黑夜里聊天,大家都感慨,我們22歲的時候沒有人告訴過我們28歲竟是這么難。或者說,從大學畢業后的6年里,竟是這么難。” 11年大學畢業那會,意氣風發的我們幻想著無限種可能,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很多人會多年后變成那個自己曾經討厭的無所事事的人,會變成一個明明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卻不敢放棄的人。說實話,我很慶幸自己永遠有一顆躁動的心,有那么點倔強也有那么點堅強。從一畢業開始,我就選擇了跟本科完全不相干的工作,外公曾經不止一次對我說“你們這一輩六個孩子中,你選的路總是最艱難的。”我知道,這是外公看到我又需要重新開始時他的擔憂,他的心疼。
如今,回首走過的路,也許有彎路,但我想說:不要怕,世間沒有白走的路,即使走完會蛻一層皮,但仍然會見識到不一樣的風景。記得14年,那是我最狼狽的一年,碰到各種狗血的事情,被分手,房子被中介騙錢,人生各種不順在那一年幾乎都被遇到。書中說“每一次物是人非,都是你寶貴的起點。每一次物是人非,我都沒有害怕。因為只有你興高采烈地去迎接未來,未來才有可能比過去更好”,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積極采取行動。我毅然而然地選擇了換崗,不為別的,我只想我的生活能夠有一點新的希望,而不是按部就班,一眼望過去可以望到頭。從行政崗換到教師崗,且不說工資變動,沒有人能夠理解一個89年的“老人”從管理崗轉到跟著大四的93,94 年的小弟弟妹妹們一起從零開始培訓,一起磨課,一起掙扎著前行的困難。可能也無法想象一個人下班回家默默每天苦練口語兩小時,一個人熬夜做PPT,一個人一點睡,四點起看著窗邊的太陽慢慢升起卻仍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煎熬。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像個“大傻叉”一樣,什么都得重頭再來,你的領導你的同事或許曾經是你的下屬,或者是比你小的小妹妹。你偶爾也會很尷尬,別人做錯是因為他小可以沒心沒肺,可以輕易被原諒;而你做錯,你會有更深的內疚感和挫敗感。也正是經歷了這些,我才會在過后跟身邊最親近的朋友云淡風輕地吐槽說:終于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也不會輕易換。因為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真的需要勇氣,需要克服打斷骨頭連著筋的痛苦才能重生。我自己偶爾會想,如果當年我退縮了呢,我今天會是什么樣子?不過,每次3秒之后我都會篤定地回答到我絕不會退縮,我會堅定地往前走!
決定向前走,便不要回頭。做沒做過的事,愛沒有愛過的人。既然是俠女,那就要勇敢地闖!再見;啟程!
我們總是害怕重新開始,害怕不可知的未來,殊不知在物質上要匱乏得多的拉美貧民窟的孩子們卻說“正因為我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怎么樣,所以我才對未來抱有希望。”所以朋友們,不要害怕,勇敢邁出第一步,永遠不要害怕重新開始,Never!正如笑來老師說的,放棄部分安全感,才能獲得大成就。
因為一切未知,才最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