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定了一個壞計劃
“暑假開始了,你是不是該定個學習計劃了?”
在我提出這個建議之后沒幾天,丫頭的學習計劃便貼在了冰箱上,我并沒去看她的計劃,只是確認了一下她每天開啟學習的時間是早上八點并約定早上七點起床。
計劃執行第一天
由于晚上玩游戲、看電視的時間過久,雖然七點的鬧鐘鬧了很久,可丫頭依然在沉浸在美夢之中,根本聽不到鬧鐘的聲音,于是我關了她的鬧鐘,差不多七點半時我開始喊她起床,經過無數次的爭斗(每天喊她起床都是一場爭斗),她終于起床了,做了會兒作業,就出來煎了個牛排吃……直至下午排除這期間零碎的時間和,我估計了一下,她用在學習上的時長不會超過四個小時,而她定的計劃是六個小時。
計劃執行第二天
這一天起床時間更晚了,差不多拖到九點才起,照例是煎牛排,學習時長估計在一小時左右。在此期間我只是有意無意地提醒她控制要游戲時間。然而,下午在她學習半小時左右后,她突然出來爆發了,說她干嘛像個傻逼一樣把自己壓得死死的。
我不明就里,被她的情緒搞蒙了,我的情緒迅速被她點燃,她哭泣我憤怒,大約靜默了十分鐘,我們平復了情緒,我開始看她的計劃。
在看過她的計劃之后,時間和任務都很明確,這是一份讓我很滿意的計劃,然而,就是這份我覺得很不錯的計劃讓丫頭在執行的第二天便崩潰了。
(在這里我不得不把丫頭定這份計劃的初衷寫出來:我定這份計劃時,我在想:這次期末考試我考得還不錯,爸爸媽媽很高興,我要再定一份讓他們滿意的計劃,讓他們再高興高興,可誰知道,我卻把自己壓得死死的,喘不了氣了。)
壞計劃是可以修正的
“你有沒有想過計劃是可以調整的?”
“怎么調整?”
“調整到更適合你的作息時間啊!”
“我自己定的計劃怎么調整?這樣你不要罵我嗎?”
……
對話后我終于捕捉到了重點:首先,這個計劃為了讓我們開心而定的,根本沒有考慮到這個計劃的實施難度;其次,既然定了這個計劃就不可更改,否則會被媽媽(我)說(我其實沒那么不能情理);最后,實施時嚴重違反了自己的意愿,卻又想不到好的辦法來解決。
我告訴她:首先我很開心她能訂出這樣一份計劃,的確很好,但我認為好的計劃不一定就適合你,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到我們雙方都滿意。
經過這次交談,原計劃已經作廢,而最近因為上下午都要補課,重新擬定一份計劃也因此而擱淺,今天聽完晨讀,我就在想我要引導丫頭再定一份計劃,如何將剩余時間作一個很好的規劃?
壞計劃好過沒計劃,先訂一份計劃,然后在執行中不斷地完善,讓丫頭在不斷地完善中學會管理時間,也學會約束自己,慢慢走向一個自律的人生。
“你知不知道,計劃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