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意識!

【空杯Sara】 學而思20171113 看見D1

第一次聽葉靜的帶讀,理性流暢的聲音很喜歡!

《看見》這本書早幾年看過,也是看了很多遍,對每個事件剖析的角度,為我們最大程度的呈現了事實,讓我得以了解背后的很多真相,也感動于人性!今天葉靜用一種她自己更加深刻的角度來進行解讀,讓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葉靜提到這本書曾經作為她的枕邊書伴她渡過了很久,每一次翻看都會帶給她不一樣的感觸。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書都會帶給自己不同的感觸,所以不需要人云亦云,別人推薦的好書對自己來說只是個引子,自己能否從中獲益是由自己的感受來決定的,不用去盲目追求權威,非要從中領悟出個一二三來。記得老公推薦我看美劇lost的時候,我看到的點跟他看到的有非常大的不同,他可以從中獲益幾年之久,而我僅僅是停留在粗淺的劇情,其他影片帶給我們又截然相反的結果,剛開始我還覺得是自己的領悟力不夠,后來慢慢發現,每個人的知識底蘊不同,當下的思想需求不同,因此也會對不一樣的思想和觀點有所觸動,沿著自己的軌跡往下探尋即可,也許最終的終點是一樣的,只是這路途中的曲折各自有不同的軌跡。

陳虻,毋庸置疑,是柴靜新聞路上,或許可以說是人生路上,特別重要的精神導師,他教給柴靜的不是具體的方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并引導她去探索這個世界,培養她自己獲得答案的能力,就像育兒一樣,也像彭彭教我們的一樣。這兩年跟著彭彭學習,最大的收獲就是獨立思考,不斷尋求方法去探索自我,探索事實,探索這個世界,她教給我們的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而從這種思維方式里引申出來的自我學習更新的方法,邊玩邊學的育兒引導方法,才是一筆真正寶貴的財富,是源源不斷的動力,激勵著自己不斷向前探索。

人,常常被無知和偏見遮蔽,埋在無意識之下,認為身邊的一切都是那么理所當然,慢慢消磨殆盡求知的勇氣,禁錮在自己的舒適區里。但凡是人都有惰性,都樂于去尋找一個自我安慰的規律或模式,以此求得安全感,然后給自己一個合適的理由,當他人來質疑時,找一個眾所周知的即認為是真理的論據去駁回,以證實自己的正確,繼續蒙蔽自己。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或許現在還多多少少有些這樣的禁錮,習慣了某些蒙昧而不自知,這也需要我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對既定事物和想法進行批判,思考求證,才能慢慢的從蒙昧中睜開眼來。而打開蒙昧的鑰匙,借用葉靜的解讀,即是欲望,我的理解即是對真相的欲望,為了求得真相,不人云亦云,我們去用自己的方法,或查找書籍,或百度,或咨詢他人,去建立自己的認知,并且通過不斷的更新知識,再進行推翻,反復求證。人最難的也是最大的進步就是不斷的挑戰自己,而擁有這樣的欲望,才能漸漸撥開蒙昧的面紗,走向真相。

?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無知,正是這樣的無知帶給我們繼續學習的欲望...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開始講述故事之前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陌生”你會想到什么? 有的人說是,陌生人 有的人說是,冷漠的,有的人說是...
    怪叔閱讀 194評論 0 0
  • 寶貝總是好體貼,像每次奶奶們睡著的時候,她會趕緊給奶奶蓋好褥子;奶奶每次喊累的時候,她會趕緊幫忙柔腿、按肩膀......
    CiciCherry閱讀 95評論 0 0
  • 她們說我很浪費 因為我家從早到晚都放著音樂 我一個人住 古典流行我都聽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我都行 她們說我很裝 我想...
    林下啊閱讀 10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