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別人喜歡聚會,我則喜歡享受獨處的那份清靜。
獨處有什么不好呢?除了會被某些人認為性格孤僻,不合群之外,獨處其實有很多益處。下面我就例舉一下:
一、獨處讓人冷靜,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當前的處境,了解自己當前努力的方向,設定的目標,自己的長處與短板。當前必須解決的任務是什么,自己的長遠規劃是什么。
二、獨處養靜。獨處的情況下,人的心是沉淀下來的,是安然自若的。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做。就在那里,陷入靜謐之中。這時候更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三、獨處避免了不必要的攀比和紛爭。群處時,別人的觀點很容易帶偏你自己的思想。別人的風光榮耀也易使人產生攀比心理。不服氣啊,還有可能引出不必要的紛爭。何苦呢?獨處最能避開這些紛擾。
四、獨處時利于干事業,做學問。諸葛亮著名的《誡子書》中有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好多人都讀到過這兩句話,然而真正理解這兩句話的人必是享受獨處的人。讓官場得意者讀,其人是很難理解的;讓商場追名逐利者讀,其人也恐怕難以深刻理解;讓整天聚會、打牌、“壘長城”者讀之,直接來一句,“沒那工夫”,實屬正常行為。然而,對于我等既無名可追,也無利可逐者而言,獨處的時光,正是養精蓄銳,著作讀書的良辰。我的課題研究的報告,論文,教學硏究的成果等,皆是在獨處時完成的。家里人來客往,不能專注于寫作;單位里人事繁雜,無心于寫作。唯有周末,節假日找一間安靜的小旅館,關上門,掛上“請勿打擾”的公告牌。一個人沉浸于文字之中,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寫出或工整莊嚴或洋洋灑灑的文字,令自己愉悅。既完成了任務又快樂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嗎?
? ? ? 在眾人各自忙于繁冗事務時,寫下上述文字,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