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晨讀感悟】Day17、?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眼淚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午去聽“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的決賽,12位來自湖北各地媒體的記者,用他們親身經歷,講述了12個不一樣的、有溫度的故事。

? ? 印象最深的幾個例子,都有個共同的點——感人,挑動你的神經,引發共鳴。


1、一張小餅,滿城大愛——五塊錢的雜糧煎餅。

? ? ? 在南湖某個小區邊的夜市上,有個每天賣煎餅果子的阿姨,邊上有個牌子寫著: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你可能無數次路過,偶爾為她駐足。她47歲了,在兒子患病住院化療,丈夫查出癌癥同樣入院的情況下,為了高額的醫藥費,每天早出晚歸。

? ? ? 一次煎餅果子的新媒體直播、一次家里探訪,一次次媒體傳播發酵,為這個家庭短時間內募集了67萬善款。這時候,這個47歲的女人發聲了,停止接收善款,讓大家去幫助更多更需要幫助的人,目前的醫療費夠了,后續的錢她自己掙。

? ? ? 記者在溫情的故事里發掘愛,用新一代的媒體傳播手段,同樣擔負起了記者的使命與責任。

2、浴火重生仍堅守一線。

? ? ? 一位記者,在去發生爆炸后的化工廠采訪的路上,想的是到現場需要排查哪些情況、拜訪周邊目擊者、去醫院探望傷者,怎么以最快的速度發聲,從未想過意外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到現場后,記者跟消防人員一起進入廠區內部,這時候廠區的明火已經全部撲滅了,現場跟記者講在哪些地方、為什么發生爆炸。

誰曾想,才往后面走了不到兩步,地下一個未被發現的罐子爆炸了。一個意外,讓記者全身30%燒傷。那時候他的兒子才剛滿月,女兒要參加高考。午夜夢回,全是身在火中,然后被嚇醒。他自此留下了怕熱的后遺癥。燒傷后的他,排汗困難。

因為這次危險,無數親朋好友勸他改行,有人甚至直接開出了更高工資的崗位,就等他來。恢復差不多后,為了那份記者的堅持,他毅然決然選擇了返回第一線。

3、黃旭華,一個老人的人生問答。

天大之福,莫過知足;天大之禍,莫過不知足。

? ? ? 在最美好的年華,他(黃旭華)從家庭、兄弟姐妹身邊消失三十年,投身核潛艇科研事業,隱姓埋名。父親重病、兄長離世都沒能回家看一眼。

? ? ? 在核潛艇造好第一次下海深潛實驗的時候,他選擇了跟76位船員一起下潛。要知道美國第一次核潛艇下潛實驗的時候,以失敗告終,166名人員全部犧牲了。(黃旭華)他們抱著赴死的決心,很多人甚至寫了遺書。他的妻子在知道他們下潛成功的那一刻失聲痛哭。

? ? ? 這樣一個傳奇老人,(記者)去采訪他就是去教育自我的過程。記者在無數次探訪老人之后,寫下了一萬多字的報告文學。帶著稿子再多次拜訪,在黃老的指導下,反反復復修改了67遍,才最終發了一篇八千字的報道。

? ? 是他們的演講太有感染力,或者是我的淚點比較低,現場無數人為他們的故事感動,為他們筆下的人物落淚。

? ? ? 一個3分鐘的公益廣告,(來自于)900分鐘素材,30天的策劃,幾易其稿,多次打磨。一篇八千字的人物報告,來自于幾次三番采訪,六七十次改稿,無數個通宵的努力。

? ? 好稿子是練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正是這樣一群堅守在一線崗位上的新聞工作者,精益求精、用愛傳遞溫暖、用文字傳遞力量,才讓我們有這么多的精神食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