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常常會想,ACM學到什么程度算可以了呢?從學校以往的例子來看,大一大二好好搞兩年,刷幾百道題就很厲害了吧!大三應該走Java或者C++方向路線,為以后的找工作做準備了。可是近段時間區域賽訓練,帶給我的感受是,你ACM還沒開始學啊!接觸了圖論之后,才知道各種最短路、生成樹、二分匹配、強連通分量、網絡流,接觸數據結構之后才知道還有可持久化線段樹、二維樹狀數組、伸展樹、紅黑樹、樹鏈剖分、kd–tree、主席樹,接觸字符串了之后才知道有KMP優化、擴展KMP、后綴數組、AC自動機、后綴自動機,接觸數學之后才知道還有SG函數、置換群、高斯消元、FFT,接觸計算幾何之后才知道還有最近點對、凸包、半平面交、旋轉卡殼、三維幾何。想想如果每次去學其中的一個,都覺得會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情。縱觀自己的兩年,也僅僅是知道一些基礎DP,基礎搜索,簡單數學會用STL,能做一些模擬題的人而已,根本談不上什么真正的ACMer。所以,不管以后會不會參賽,我都會用心去學我想學的任何一個小算法,不為別的,只為單純熱愛它,癡迷它。是的,通過這半個月圖論的入門,我已經深深地被迷住了,我不要求自己的路要走多遠,我只要自己在大學里能保持這份熱愛,就足矣。
對區域賽訓練的感想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相信每一位玩ACM程序設計競賽的同學來說,都有一個從入門到精通的過程,而且分享他們經驗的時候,見到最多的就是一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