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味有時~

端午正陽? 艾蒲飄香?

軟糯青笠? 最憶江南

轉(zhuǎn)眼間,一年端午又臨近~

在我年少時,媽媽曾教我,過日子要過的有時有節(jié),我一直默默記在心里,平常日子里簡簡單單過活,當節(jié)日來臨時,總會用心對待,時節(jié)得分清楚,生活才有滋味!

仙 居 楊 梅

端午相對于北方而言可能來的比較簡單,體現(xiàn)、講究出來的習俗也甚少,到如今可能就退化到吃個黏米粽子就把節(jié)過了,其它活動也越來越淡。而端午在南方不光是個節(jié),還會很隆重!

五月初五不僅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懸菖蒲、撒雄黃酒、穿五毒衣,媽媽還會親手縫制香囊,佑護她的小孩,手巧的她平日就會積攢各式五顏六色的緞面邊角料,加入有白芷、丁香、蒼術(shù)、佩蘭、艾葉、冰片、藿香、檀香、陳皮、吳茱萸等中草藥研磨在一起的香料,填入棉花再把緞面縫制成雞心狀、粽子狀的香囊掛上五色絲線給她的每個孩子佩戴,端午是個毒日,陽氣辣盛,五毒俱出,易有瘟疫,自古就會用佩戴香囊來增免疫,驅(qū)邪避穢,保佑安康。

小時候外婆家里還會懸掛鐘馗像,而在五月要掛整整一月之久,也是為了驅(qū)鬼神、斬五毒、避邪氣~

在江浙,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草、懸菖蒲、大蒜于門庭,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或插、或懸于門上,端陽當天,時近夏至,太陽毒熱,空氣潮濕,百毒齊出,蚊蟲孳生,南方的人們用菖蒲、艾草、蒜頭來去除各種毒害,艾草與菖蒲中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可殺滅蚊蟲。

斧 頭 粽


赤 豆 粽 子,爸爸的最愛

端午食粽在南方是每家每戶都很看重的一件事,每到端午節(jié)前夕,在小巷深處,大門半掩,廳堂里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過來,滿目浸于水中青綠的葦葉、箬葉,晶瑩的糯米、赤的豆、甜的棗、橙色的咸蛋黃、醬漬的五花肉、剝好的板栗子,手巧的女人們,在靈活的十指間,用棉線或葦筋扎起包裹出一個個誘人緊實的糯米粽子,臨近傍晚,陣陣香氣飄散開來,美味呈現(xiàn),鄰里互送,交流各家手藝長短,味道咸淡,品相精否,這是現(xiàn)代人生活里難得的悠遠古風,一個小小糯米粽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悄然拉近。

在我的祖籍,端午前后基本上每家都會用青葦葉包裹糯米及各式配料,裹成各種形狀,叫裹粽子,我們很少用干葦葉,葦葉必是農(nóng)民從蘆葦蕩里新打來賣的,清香翠綠。

包粽子的前一天得用清水浸泡透糯米,加入餡料,大致分甜、咸、白三種,有赤豆粽、紅棗粽、蜜棗粽、豌豆粽、豇豆粽、蛋黃火腿咸肉粽,板栗粽、雜糧粽、白粽等等,考究點的還會包豬油夾沙粽,用紅小豆,煮熟去皮、洗沙,再放入適量的糖和脂油小火熬制,餡料中還可加入些小塊兒的用糖腌漬過的豬板油,煮熟后香甜可口,晶瑩剔透,滿口生香。

肉 粽

葦葉洗凈后,不用熱水燙軟,而是用生的直接包裹,只有這樣裹好的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才會滿屋飄香,讓整條街巷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葦葉特有的清香氣息,這個很考驗裹粽子的技巧,巧手的人裹的粽子有棱有角、相當緊實、模樣非常漂亮,形狀上分三角粽、斧頭粽、長粽等等,手潮的往往包不成型或松塌不已或葦葉直接破裂,像這種手拙的往往需要把葦葉事先燙軟點兒,才好包,勉強可糊弄成型卻輸了香氣。裹好的粽子入鍋挨個排緊湊,注入清水,大火煮沸,接著轉(zhuǎn)小火慢煮,五六個小時或燜煮一夜后,帶著葦葉清香的糯米粽就可以撈出了,媽媽還會在最上面一同煮些自己腌制出油的咸鴨蛋,蛋殼被粽子水浸染成碧綠色,總感覺比清水煮出來的更香些。

白米粽雖然什么都不加,平淡中卻透著誘人的味道,白粽可蘸食白糖、玫瑰醬、桂花醬、紅糖汁兒、豆酥糖粉,可我喜歡什么也不蘸,一口下去,被粽葉沁的微綠而緊實粘糯的糯米會在口腔里透出滿滿葦葉的香,糯米的甜,兩者融匯的滋味,讓人欲罷不能,往往會貪吃吃的肚脹。

白 粽

聊完粽子,接著聊五紅。端午,身處江南,還要吃五紅來避邪、避毒物、提陽氣,吃了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驅(qū)邪避暑了。

我們家的五紅源自幼時看到父母對傳統(tǒng)習俗的傳承。紅燒肉、紅燒魚、紅莧菜、油爆蝦、紅油鴨蛋五種紅彤彤食物都會出現(xiàn)在我家端午的餐桌上,年年如此!

我去年的端午五紅

可十里不同俗,在有些地方五紅會有些許不同,還會衍生出五黃、五白。

在南京,端午節(jié)的五紅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紅皮蘿卜”小龍蝦進入“五紅”的時間很短,慢慢取代“油爆蝦”成為“五紅”中的新寵。而在江浙有端午節(jié)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在蘇州有端午吃五黃五白的風俗,五白指豆腐、茭白、白斬雞、白切肉、白蒜頭。

很多地方還需喝那個讓白娘子現(xiàn)了原形的雄黃酒黃,雄黃是一味中藥,用雄黃末與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黃酒有解毒殺菌之功效,江南有諺語“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也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可雄黃酒含有硫化砷,是提煉砒霜的原材料,少量服也會有毒,現(xiàn)代人都會用黃酒做替代。

不管端午吃哪些,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安康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再有端午前后,籽蝦大量上市,江南人蝦籽醬油和蝦籽醬也開始有售,用它們做碗面、乃至三蝦面會是怎樣的鮮呢?浙江仙居的楊梅、陽澄湖的六月黃、鮮嫩的茭兒菜,蒲菜都為這五月五添了種種幸福!

太 湖 蝦 子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魚家傲》

? ? ? ? ? ? ? ? ? ? ? ? ? 端 午 安 康!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5.13

? ? 我得配張圖擋五毒,哈哈哈!

鐘 馗 驅(qū) 邪 捉 鬼


艾 草 與 菖 蒲

附上端午為什么要吃五紅的典故。原來源自神話故事,玉皇大帝說驚蟄后蟲蟲們就可以下凡了,可這幾個禍害怕冷「捂嘴偷樂」它們就約好端午節(jié)天氣暖和后再一起去為害人間,這五個毒物是蛇、蝎子、蜈蚣、蜘蛛還有壁虎。它們在端午那天來到人間,蟄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可這時偏偏聽見這家主人說,快吃,這是油炸的五毒,五個毒物大吃一驚,便趴到窗戶上看,只見桌上五個盤子里有紅紅的五道菜,那主人邊吃邊說,這五毒菜真好吃,而“五紅菜”在五個毒物的眼里變成了它們的血,五個毒物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從這戶人家逃走,從此再也不敢去為害。所以凡間的人們紛紛效仿,都在端午這天吃五種紅顏色的菜,喝些并撒上雄黃酒,來嚇退那些毒物,讓它們不敢進門,所謂的“五紅”也成了端午餐桌上必定菜品,古代人民想象力超級豐富,哈哈哈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 移除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說到端午節(jié),我們聯(lián)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劃龍舟。其實在...
    魔王_Archenemy閱讀 1,665評論 0 10
  • 第7輯 濃情端午飄粽香 黃石市龔家巷小學小風箏班 2017-6-9 卷首語...
    木鏵犁閱讀 1,862評論 0 9
  •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好詞~ 龍舟競渡 屈志從俗 食古不化 ...
    靜語微文閱讀 3,244評論 0 29
  • 這是我入門看的資料,整理的不錯 區(qū)塊鏈的那些事,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都在這里! 流行的公鏈 以太坊: 運行智能合約的平...
    秦_f859閱讀 175評論 0 0
  • CrashDigger1.2介紹 修訂記錄:1.0:增加組件安全隱患測試內(nèi)容 1.1:新增基礎性能測試,包含流量、...
    慧眾rodman閱讀 52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