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宋詞,夢回江南

曾經聽到一種說法,華夏人文藝術絕于宋。當時很不解,印象中宋朝是多么虛弱的朝代啊,沒能繼承大唐盛世,也沒有開辟明清的魄力,看似在歷史軌跡中如此動蕩而微不足道的朝代,如果不是有“宋詞”二字,恐怕更易被遺忘了。

偶爾因為共讀《蔣勛說宋詞》,那熟悉娓娓道來的口吻,為我建立了宋朝的穿越隧道,看到了一個君臣文化至上的時代,一個由外擴征服轉向由內探索的改變,衍生出宋詞這樣美妙的產物。


提及宋詞,我們腦海中涌出李煜、李清照、蘇軾、柳永,等等。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句,仍能在影視劇、歌曲中看到,尤其是瓊瑤的摯愛。

據說鄧麗君生前,極愛宋詞的,曾經收錄過一張宋詞的專輯,《獨上西樓》《明月幾時有》,至今聽來還是那樣打動人心的。宋詞本來就是唱的,《蝶戀花》《念奴嬌》等等都是詞牌名,就像進行曲,波爾卡,圓舞曲一樣,有固定的旋律,可惜我們如今探尋不到那些曲調,不知道這么美的詞唱出會是怎樣的曼妙。聽說鄧麗君逝世后,一本宋詞陪同她永眠地下。

書中蔣勛給大家分享了幾位大家及他們的作品,都來讀去最喜歡的還是蘇軾。

李煜的詞美的不像樣子,濃濃的情愁,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濃得化不開,讓人讀著胸口都會有悶悶的感覺。如果最近失戀,情緒不佳,有抑郁傾向的人千萬別讀他的詞。

柳永的詞也是極美的,更是在當時廣為流傳的,深受歌姬伶工和大眾的喜愛。可是我不喜歡他的人生態度,說好聽是浪蕩不羈,但用現代眼光看是很消極。

讀來讀去,還是蘇東坡的作品讀來最喜歡,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也有“墻里秋千墻外笑”的調皮,還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大氣磅礴。而東坡與佛家的小故事,更成為我們后人的趣談。

宋詞佳作上百篇,最愛還是東坡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