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安十二時辰》的碎碎念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兩天時間把《長安十二時辰》,不得不感嘆馬親王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雖然有一些bug,但瑕不掩瑜,總的來說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懸疑小說。

? ? ? ? 《長安十二時辰》給我的感受是有些壓抑的,就像有只手扼住了脖子,我覺得一方面與書的節奏有關(畢竟一直處于查案的過程中,沒法完全放松),一方面與書中描述的無奈確現實的故事有關。

? ? ? ? 張小敬說:“在長安城,如果你不變成和它一樣的怪物,就會被它吞噬?!睆埿【匆恢痹诒Wo的長安城卻要吞噬他,想要拯救長安城缺一直承受著城市的誤解和傷害。張小敬在從死牢提出的那時起,有很多次選擇的機會,他可以選擇離開長安城遠走高飛自由地生活,畢竟長安給他的更多的是傷害卻鮮少露出善意,在阻止了猛火雷的爆炸挽留了上萬人的性命卻被二次關入大牢,在滿身是傷斷絕所有線索卻被全程通緝,在幾次阻止太上玄元燈樓爆炸未果的絕望時,張小敬心里都有個聲音在說:“算了吧…”值得嗎,你顧念大唐,大唐顧念你嗎?可是,在內心掙扎之后,這個遍體鱗傷卻依然懷著赤子之心的人吶,仍然會抓住每一絲可能來拯救盡可能多的人啊。在幾次站在死亡線上時,張小敬問自己后悔嗎,后悔為了長安付出生命,承受傷害和誤解嗎?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踽踽獨行卻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安啊,雖然有很多黑暗但只要有一點光明也要拼命去守護!

? ? ? ? 張小敬說:“升道坊里有一個專做畢羅餅的回鶻老頭,他選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餅剛出爐時味道極香。我從前當差,都會一早趕過去守在坊門,一開門就買幾個。”他嘖了嘖嘴,似乎還在回味。“還有普濟寺的雕胡飯,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們偷偷加了葷油,口感可真不錯。東市的阿羅約是個馴駱駝的好手,他的畢生夢想是在安邑坊置個產業,娶妻生子,徹底扎根在長安。長興坊里住著一個姓薛的太常樂工,廬陵人,每到晴天無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只為用月光洗滌笛聲……”(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描寫)十年西域兵,九年長安帥,他想守護的是這樣普通的百姓和鮮活的長安城?。?br>

? ? ? ? 張小敬是塵世的獨行俠,是曲高和寡的逆行者。他經歷坎坷與不公,卻不因為而冷待世人,他的內心還是柔軟的,他的血還是熱的。

? ? ? ? 出身普通的張小敬怨憤朝廷,可又對百姓懷有悲憫之心,所以他拼勁全力去守護長安城找出幕后主使,而出身世家的李泌全力查案的原因很多的是出于責任,為了所效忠的太子坐穩位子。李泌考慮的是天子、皇位、太子、朝堂、利益……因此這兩人成不了朋友;但是兩人又都是目的導向的人,他們認同為了達到目的會有一些犧牲(甚至是犧牲自己)、一些不應該做的對事,所以他們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 ? ? ? 李泌年少成名,擔得起驚才絕艷這四個字,或是本性如此或是修道的愿意,他有些冷心冷情,僅有的感情和溫暖給了他效忠的太子,一直陪伴他的檀棋,十二時辰的驚心動魄他對張小敬也有一些感情,徐賓的死對他應該也有一些觸動。令他高興的事少,讓他不高興的事也少,這樣的人有些孤獨啊。天寶三年元月十四日酉初上元節燈會前,兩人坐在慈悲寺草廬外的臺階上分食一盤油子,在夜幕里沉默地看著外面的狂歡。書里說這氣氛有些冷情,我卻覺得這是另一種溫暖,這時兩個還能并肩作戰,目標一致,能夠理解對方,事情還有眉目,一切還有希望,比后來二人各自陷入絕境孤軍奮戰好了太多。

? ? ? ? 李泌本就是個思慮過重的人,年紀輕輕眉間就有了皺紋,為了把張小敬從大牢里撈出來,短短半個時辰就多了幾道皺紋,他殫精竭慮救張小敬(這么驕傲的一個人為了張小敬半跪向賀知章請罪),一方面是為了抓幕后主使,一方面也是覺著拯救長安的英雄不該遭到如此對待。李泌在潛移默化間被張小敬影響著,在黑暗的水力宮里,他也有過迷茫和疲憊,一想到張小敬還在拼命,唐唐李泌李長源又豈能茍活無所為?在一切線索都把幕后黑手指向他一直效忠的太子時,他整個人是無措的(就好像你隔壁住的老實忠厚見面打招呼的熱心大叔實際上心思縝密的監管變態殺人狂),在經過一番掙扎之后李泌還是決定去向太子討個說法,如果主使真的是太子我覺得李泌一定會站在道義一方而不是太子,他會給大家一個交代的。總的來說,在沒遇到張小敬之前,李泌是個十足的精英形象,自律而縝密,缺少人味兒,張小敬來了,李泌多了各種情緒,他也會開玩笑、他也有迷茫、也有痛苦,他心里背負太多,他是個活生生的人啊。

? ? ? ? 張小敬是第八團浴血奮戰的張大頭;悍殺縣尉、被打入死牢的不良帥;被右驍衛捉拿的奸細;被全城通緝的死囚犯;向長安討個公道的一個老兵!那以前的蕭規,現在的龍波是什么呢?他是和張小敬并肩作戰可以互相交付后背的戰友;是為姐姐討公道無門反被誣告的馬匪;是流亡邊關的守捉郎;是龜茲信奉襖教的匠人龍波;是想要以血與火來警醒大唐的蚍蝣!

? ? ? ? 九年前烽燧堡守衛戰張小敬為了救蕭規瞎了左眼,九年后長安城張小敬為了枉死的百姓把蕭規送上了黃泉。張小敬雖然不忠于皇室卻認為蕭規不應該為了干掉皇帝而犧牲秋千無辜百姓;蕭規認為做大事必然要有犧牲。蕭規的“衡量人命”論是守住一座烽燧堡的價格是三百人,壓服一個草原部落的價格是一千人;讓整個大唐警醒的價格只有一萬人不到,這不是很劃算嗎?張小敬雖然會殺一人祭河神以救百人,這是必然的但不是對的,他堅持為了殺一人而犧牲千萬人是道義有虧,他為了獲得闕勒霍多的線索不得已殺了一手培養的小乙,卻因為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心中愧疚而自斷一指。

? ? ? ? 我認為蕭規的“人命衡量”論有問題,軍人和普通百姓是不同的兩類人,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在戰爭免不了犧牲,在戰場上死是死得其所,當然這不是說軍人就該死。而長安百姓的死是可以避免的,軍人在戰場上流血就是為了百姓的平安,百姓的死不是“犧牲”而是“無辜枉死”,憑什么為了警醒世人那一萬長安百姓就該死呢?我也不能完全認同張小敬和李泌為了拯救更多的人而犧牲無辜之人,眾生平等,誰又比誰高貴?為了一些人的平安就要殺一個人,憑什么呢?不因千萬人而舍棄一人,也不因一人而舍千萬人,不論對錯,這種情況怎么做都達不到完美,一群人的命是命,一個人的命也是命,怎么解決真是千古難題。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張小敬的做法是最優解(當然,我這么說其實有些上帝視角了)。

? ? ? ? 對于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蕭規選擇了反抗,而張小敬則默默隱忍。但如果讓張小敬與蕭規易地而處,經歷姐姐全家遇難的錐心之痛,中原毫無立足之地而四處流亡,張小敬也有可能變成蕭規那樣吧。為朝廷付出一切,拼命守護的人卻沒有看得起他甚至被自己守護的人從背后捅了一刀,這個朝廷奪走了蕭規不能失去的人,讓他沒有了愛啊,把他逼成毀天滅地的“蚍蝣”。我認為這也是書里把張小敬設定成無父無母無兒無女的原因吧,孤身一人,了無牽掛,沒有非誰不可的羈絆失去的時候心反倒沒有那么痛。

? ? ? ? 插些題外話,我覺得蕭規很像《神話》里的趙高。曾經看到一條評論:反派往往是被命運逼瘋的成年人,正派往往是忠肝義膽的局外人。沒有受過同樣的痛,又談何拯救和理解?趙高和蕭規都曾是正直熱血的平凡人,他們愛自己的家人,對朋友仗義,他們也曾帶著人性的光輝啊。《神話》里易小川是要對高月的死承擔一定責任的,他把高要作為好人活在世上唯一的理由抹殺了,于是高要在受盡欺負和傷痛之后,眼里帶著傷痛、仇恨、決絕、不甘踩著臺階往上邊走邊說:“我要一步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我要成為趙高!”易小川說:“無論你受了什么樣的傷痛,都不能成為你變壞的理由?!边@句話沒有錯,可是,他們又憑什么憑什么遭遇這些傷痛和不公,在生活失去了唯一的美好之后還有什么理由做個好人呢?能夠做到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畢竟是極少數,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些優越條件。沒有感同身受,在自己的立場就去批評別人是站不住腳的。(再插一句,神話也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每次看都能有一些新體會)

? ? ? ? 再拉回來,說說幕后的大boss賀知章父子(我贊同張小敬的觀點闕勒霍多與賀知章有關),一開始我是完全沒有想到賀知章是闕勒霍多事件的推手,當線索指向“東宮藥圃”是,我也和李泌一樣以為是太子,后來當張小敬對李泌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了東宮藥圃是為了賀監準備的。利高者疑,這個利不是實利,是忠誠、是孝順,賀知章為了推太子上位順便除去政敵李林甫,賀東因為對父親的孝順在賀知章昏迷后任然一手推進這個陰謀,這個結果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非常佩服馬親王的想象力了。

? ? ? ? 最后還有那些鮮活的配角們,他們是長安城的光明與黑暗。聰穎機智巾幗不讓須眉的檀棋,外柔內剛重情果敢的聞染,天真爛漫的太真,初出茅廬堅守道義高呼“不退”的姚汝能,兢兢業業的徐賓,兇狠忠誠卻把唯一的溫情給了女兒的草原狼曹破延,癡迷技術的晁分和毛順,貪婪卻克制只看利益的元載,歷經黑暗與腌臜化身黑暗的葛老,莽撞真誠的詩人岑參,機敏熱血篤信景教的伊斯,憨直真誠重情義的阿羅約,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老皇帝……本書的人物關系挺復雜的,憑印象畫了個人物關系圖放在下面,畫完才發現最后救了張小敬一命的可愛的阿羅約沒畫進去……這只是大部分出場人物,還有不少沒畫進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最讓我感到壓抑的一點是長安城皇帝被俘,死傷數萬人,為了皇帝和朝廷的見面卻要把這個大陰謀輕輕揭過,把無關痛癢的封大倫推出去當替罪羊就算了結,天寶三年的元月十四至十五日這十二個時辰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這就是長安的秉性啊!可那些付出生命守護長安的人啊,那許多無辜死去的百姓啊,他們吶,沒有人記得了。如果張小敬和李泌最終未能追查出闕勒霍多這個陰謀,背鍋的就是他們倆了吧。看啊,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相似的,從古至今這樣的事還少嗎?太平盛世下的暗瘡毒瘤被揭露出來,然后又被當權者輕輕遮去,只能感到痛心和無奈。

? ? ? ? 天寶三年很平靜,身處其中的人并沒有感到什么特別,這一年只是消無聲息地改變了大唐和許多人罷了。



? ? ? ? PS:說一下本書我覺得不足的地方吧。徐賓臨死前就給李泌的線索書中沒給出一個解釋。張小敬和檀棋在書中有些若有似無的曖昧,后記也沒說他倆是否在一些,真是抓心撓肝想知道結局。張小敬說著痛恨朝廷在危機結束后卻為了皇帝殺了兄弟,這不能說服我,可能在張小敬內心里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還是認同“忠君”那一套吧,他還是被長安改變了。還有對于幕后大boss的描繪太少了,僅憑張小敬和李泌的對話還是對賀東知之甚少。


? ? ? PPS:多嘴說幾句《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曹盾導演投資六億對于場景和畫面是完全不用擔心了,但是聽說電視劇要拍六十集,有點怕節奏拖沓,可千萬不要剪成《海上牧云記》那樣……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書里張小敬是絕對的男主,電視劇為了流量改成了張小敬和李泌雙男主,雷佳音演張小敬倒不太擔心,但是書里張小敬是獨眼,從劇照看張小敬的雙眼是完好的(內心瘋狂吶喊:還我五尊閻羅的獨眼?。。。。?。再說李泌,其實是有點擔心易烊千璽演李泌的,畢竟他和書里的李泌差了將近十歲,裝嫩好演些,但是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演一個比自己年齡大了十歲的人還是有難度的。四字弟弟是不是要多在額頭上化幾條皺紋啊…但是,看放出來的劇照眼神還是有李泌的感覺的。還有姚汝能明明是剛進社會的小鮮肉,結果居然是蘆芳生演的,蘆芳生明明是成熟穩重那一掛的。不過,蕭規/龍波是周一圍演的啊,光是聽到周一圍的名字就覺得這個角色他肯定能詮釋地很棒,畢竟他演的劉川是驚艷了我童年時代的人??!

? ? ? 書里的女性角色很少,在劇里女性角色應該也不太會突出。書里的檀棋是個混血兒異域美人,不知道哪個漂亮小姐姐演檀棋,很期待了。這部劇出來以后應該有很多拉郎配吧,畢竟是男人戲,光是我能想到的就有張小敬Ⅹ李泌、張小敬Ⅹ龍波、張小敬Ⅹ伊斯、張小敬Ⅹ魚腸、李泌Ⅹ李亨、李泌Ⅹ陳玄禮、姚汝能Ⅹ徐賓、崔器Ⅹ崔六郎(德國骨科了解下)。拉娘就只有聞染Ⅹ王韞秀、檀棋Ⅹ楊玉環,對比強烈啊。對了,說不定還能拉個賀知章Ⅹ李林甫……

? ? ? 希望電視劇不要大改,就把人性的善與惡、黑白灰,掙扎與糾結,長安的繁華與污穢,普通人的無奈與盛世的悲涼一一展現出來吧??偟膩碚f,對于這部劇是期待大于擔心吧,希望是一部好?。?/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