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轟炸下,你的現金收入似乎永遠滿足不了你的“需求”。所以,在被問對薪酬的滿意情況時,很大概率我們都會反射性的認為不滿意,從而可能導致焦慮,導致對本該適合你的工作變的不再有價值感,最終你會把工作中遇到的許多正常的困難放大,最終你會重新更新簡歷開啟另一段同樣的遭遇。
那么,究竟如何進行簡單的評價目前拿到的薪酬是否公平,從而平息那些無謂的焦慮不安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五個步驟。
第一步,捫心自問我創造的價值與我的現金收入匹配嗎?我們畢竟處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所以要從市場角度來說,資本、知識、勞動創造了全部價值,而資本因為承擔的系統風險,而你獲取勞動報酬,而依托承擔風險的資本,大多人僅僅是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承擔其中某一環節或多個環節的過程,能分到價值自然就很少。另外,可從感性來說,我們每天是否認真對待了每一分鐘的工作時間,以值得上這份收入?
第二步,與公司內部同級別崗位對比,你的現金收入差距是否超過了15%?如果對標對象不是公司親戚,而只是資歷比你老,你大可以忽略這個問題,因為這個15%是忠誠換來的。
(1)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一個新來的同級別員工,比你高出15%以上,那么可能是公司的薪酬調整機制沒有跟上,要么你該審視自己是否在喪失一些工作的激情,讓公司并沒有明顯讓公司感受到你的價值。這時,也許你會想,那么我是不是應該跳槽了?不,你應該先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職級來覆蓋這種不合理的差距。
(2)還有一種可能,同級別的不同部門的崗位,對于公司業務的相對價值不同,所以可能一個行政管理人員的現金收入要遠低于一個市場、研發人員的。這個時候,你應該清晰的告訴自己,這個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而這個差距可能不是精確的,但這是HR們要去考慮的,當然,你可以在合適渠道和時機反饋,前提是有這樣的渠道和機制。
第三步,核查非現金報酬。除了現金收入,我擁有的頭銜帶給我的社會地位,福利及成長的機會這些非現金報酬加上現金報酬,能匹配我的付出嗎?完全關注現金收入,忽略頭銜帶來的社會地位及未來的發展空間、福利、承擔跨領域的項目等成長機會都是不理智的。如果這些非現金收入折算成現金價值,也許會讓你吃驚,比如一個跨領域的項目鍛煉機會,一個完善的培養體系,也許抵得上一個完整的在職MBA課程。
第四步,同行業的同等級別的職位平均工資。制造業不要羨慕金融、互聯網、房地產業的薪酬水平,應該關注本行業的薪酬水平。雖然,跳槽時選擇一個高薪行業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那也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壓力。如果不希望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切換行業,那么先做好本行業同崗位薪酬水平的對比,不要盯著行業龍頭,你應該廣泛關注招聘廣告、專業薪酬網站的數據發布。
第五步,綜合評比。當你收集到以上4個信息后,應該以每項25%賦分,然后綜合評估結果,如果一項得分低于15%,那么肯定公平性是存在問題的,應該在合適的時機通過合適的渠道反饋給上級或HR,薪酬往往是公司的機密,不要透漏你從任何渠道了解到了公司內任何人的工資,否則你可能面臨丟掉工作的風險。而如果總體超過80%,那么恭喜你,你應該更加知足,并爭取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