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用心生活,不為錢而焦慮,生活中的很多難題,也就隨風飄散,迎刃而解。
家庭為錢發愁,需要去關注兩件事:一是賺得不多,一是花得太多,今天就來聊聊花錢這件事,想要存錢,就要從建立理性的消費觀開始。
1、設置消費預算
每個月月初,除了列出工作計劃,生活目標,還要設置好消費預算,這一項操作很有必要。
根據家庭平時的支出情況,再結合當月可能需要花的錢,設置一個總的消費金額。
當我設置好消費預算后,每消費一筆都會及時記錄下來,方便查看這個月還能花多少錢,做到心中有數,消費時就不會盲目和多花錢。
2、手中留少量可支配金
手上不要有太多閑錢,這對于存不下錢的人來說,太值得去踐行起來了。
曾經,我也喜歡把手上留出一部分閑錢,感覺兜里不留些錢,就沒有安全感,可事實并非如此。
手上的閑錢越多,花出去的幾率就越大。閑錢給人了心理暗示,我還有錢,我還可以消費。
3、按需選購
這幾天天氣不太好,天天下雨,孩子奶奶接送孩子不太方便,準備給孩子買一件雨衣和一雙雨靴。
生活中,每當我們需要什么物品時,再去選購,這樣就能做到精準消費。
不能想要什么物品,就直接買回家,這樣很容易造成沖動消費,花冤枉錢,到最后花錢了還沒買到真正需要的。
4、拒絕順帶消費
不知道大家網購時,有沒有發現,付款前還會彈出一個順帶買一件的鏈接,每次我都會點進去看,有時候還忍不住想要買。
這就是商家推出的順帶消費,買一件,再順帶買一件,因為順帶買的這件價格要便宜,所以很容易心動。
在購物時,我們避免陷入順帶消費的誤區,不要被物品打折便宜所迷惑,不需要的,再便宜買來都是一種浪費。
5、減少花錢的時間和頻率
很多時候,無聊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沉浸在某主播的帶貨視頻里,以及一些好看的穿搭博主的帖子里,雖然過程很放松,但卻按耐不住想要買的心。
常言道:看的多了,買的也就多了。我們只有少花時間在消費上,去做到少看少買,才能守住錢包,擺脫月光的頭銜。
6、重視小筆支出
每當查看消費賬單時,都會大吃一驚,原來我這個月花了這么多錢,而且都是花的小錢。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在消費這件事比較理性,貴的不買,名牌不買,買東西特意選擇便宜的,以為這樣就是在省錢,殊不知小錢也會變大錢。
雖然買幾十元一支的口紅,很便宜,但如果選幾個色號,入手幾支,也就不便宜了;平時買幾元錢的家居用品,感覺是賺到了,可不停的買買買,小筆支出也就變成了大筆消費。
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去做點感興趣和有意義的事,別再天天想著花錢了。畢竟掙錢不易,存錢很難,錢花出去了,也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