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的梧桐樹葉還在颯颯作響,門前的桃樹李樹紛紛露出紅紅的笑臉,五月的海棠花剛剛爭相綻放,端午節(jié)便趕著腳兒到來了,頓時村莊里家家戶戶都飄逸出甜甜的粽香味。
該包粽子了,奶奶不經(jīng)意抬起頭,望著遠方的天空,自言自語地說。于是她一個人開始忙碌,她先到集市上買來許多葦葉,取出裝有紅豆的袋子,泡好糯米。然后拉出堂屋里的那張方桌擺在院子里,在梧桐樹的綠蔭下,包起粽子來。
那時候,父母忙于工程,四處奔波。我與弟弟則跟隨著爺爺奶奶生活在老家,所以特別喜歡過節(jié),一則喜慶,歡快,二是又可以見到爸爸媽媽了。所以扳著指頭數(shù)著日子,盼啊,盼啊,盼過了春節(jié)的烤全羊,元宵節(jié)的芝麻大湯圓,再到端午節(jié)的甜粽子。我與弟弟興奮地坐在方桌旁,看著奶奶把葦葉蒸好后,一片片鋪在桌上,抹得溜光,然后把它卷成一個尖尖的小兜,接著將糯米一撮一撮放進去,配上紅豆、火腿、肉末、蜜棗、鴨蛋黃等一些食材,最后再仔仔細細地用紅線把粽子綁緊,成型,一個一個地放進沸騰的開水里。頓時空氣里彌漫著葦葉、蜜棗和糯米混合出的濃濃香氣。一會兒工夫,一鍋熱氣騰騰,讓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便新鮮出爐了。忍不住地去抓一個肉餡的,放在涼水里拔一下,迫不及待地撥開粽葉,猶如一只貪嘴的小饞貓,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頓時唇齒生香,真叫人愜意至極!
吃完肉餡的,再來一個蜜棗餡,只是動作不再那般粗魯了,輕輕地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香甜的氣息便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真甜啊!仿佛一下子甜到了心里。再繼續(xù)咬兩口,蜜棗兒便露出頭來了,像一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煞是好看!
一口氣吃掉好幾個,直到肚子像皮球一般鼓起來,才心滿意足地放下筷子,離開方桌,與弟弟玩耍去了。看著我們開心,直呼過癮的樣子,奶奶的臉上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在這一年又一年淡淡的粽香中,我與弟弟慢慢地長大了,跟隨著父母搬到了合肥定居。對于端午節(jié)的盼望不知不覺地淡薄了許多。奶奶也漸漸地老去了,雖然身體康健,但是兒孫們心疼奶奶,不再讓她過多的勞作,即便是每次回老家過節(jié),也是在商場里直接買好了各種口味的粽子,放在鍋上稍稍地蒸一會兒,便可開食。雖然依舊美味,可是總感覺缺少了什么。
弟弟說:“兒時的粽子,總是特別香,我猜大概是聚集了親情的味道吧”!
也許,我們舌尖上記住的是一段時光,撥開那悠悠歲月,總有一股棕香在心中燃起。又到粽子飄香時,那年的夏天,那年的風,那年奶奶慈愛的笑臉……
一切的一切,風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