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進入大學前,經常在知乎,簡書等一些軟件上,看到他們所寫的大學生活,為數不多的人感到很充實,但在其中總會充斥著一個有些扎眼的詞――迷茫,或許我們也正在經歷。
在我們的一生中,這個詞往往會伴隨我們很久,但為期最長的,左不過是校園到社會的這段過渡時期,可能也就是大學這四年。
四年的時間,說不長也不短,或許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最佳時期,同時,也是離社會這個大集體最近的一步。常常聽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钡拇_,它會讓你感受到生活的自由,也會使你初次嘗到社會中的舉步維艱。所以啊,我們既向往又害怕。
可能這種迷茫的感覺,對于剛上大一的新生來說,感觸不是很深,但也有了略微的起伏。他們這些天,沒有開始所謂的正式課,只是軍訓后的理論課而已,也許是過于單調,大家在等上課時,會玩手機,上課時,也會掏出手機,回到宿舍,大多也在玩手機,我們可能也早已是其中一員,并逐漸的,習慣了這樣。
高中與大學的生活有著本質的不同。高中,每天循規蹈矩的九節課加晚自習,課程安排緊密,同學之間關系也頗為友好,而對于大學,課程相較來說沒有很多,下一節課,你也無法預知你的同桌會是誰。
文章里愛吐槽宿舍關系,他們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最后,長存的很少,也慢慢變成了點贊之交,面上之交,關系說不上很深,但基于一起生活,也不是很淺。
大一的社團招新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總有人滿懷期待的加入了很多,同一類型的,不同種類的,都想去嘗試,似乎沒有很明確的目的性,只是這個還可以,我想去,僅此而已。
宿舍會是我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聽過一句話“宿舍是墮落的溫床”,不是很認同,卻也并非錯誤,往往男生的宿舍會被游戲填滿,而女生也是電視劇,電影的不斷更新,一天天的過下去,終于,在四年后,不出意外的,大學把我們改變了。
大三的我們,開始計劃人生的下一步路,選擇考研繼續深造,還是提早進入社會,賺取經驗。人各有志,想法不一,卻又不謀而合,大多選擇考研,每天早晨,總會有人提早來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復習手中的那本《考研英語》。其他人在溫床的睡夢中,回想起剛入學的那一天,躊躇滿志,遺憾的是,最終卻落空,但愿在最后僅存的學習時間來拯救迷茫的自己。
看過一句話,形容的很貼切,“我們迷茫的真正原因是你根本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么?!笔堑?,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面對某些事情時,你會深入自己的內心,表明自己所愛嗎?我們很少堅持自我,因為很難,簡單的是,大多時候選擇的一一附和,隨波逐流。
身邊有些人會告訴你,這就是大學中的社會,無比真實,需要為人際關系打基礎,需要明白利益關系,但我從不羨慕各部門之間所謂的觥籌交錯,只希望得到酒后逢知己般的真誠。而后之,在四年里,我們足夠有底氣說,我們改變了大學,而不是大學改變了最初的我。
這四年,我們都在成長,沒有太過偏離最真的那個自己就好,繼而也在成為最好的自己。
往后的路依舊艱辛,但請你在必要時候堅持下去如果要放棄,三思而后行。
最后,希望你經歷迷茫,因為那是青春的模樣,也希望最終你走出迷茫,那代表你已經成長。
這篇文章,愿你看到。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