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快樂

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人類自身的角度梳理了一遍人類進化的歷程。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工業革命,直到科學革命。幾百萬年下來人類從智人到智神,砸碎了一切擋路石,成就了一條康莊大道。人類所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人類成就的奇跡也的確堪稱神跡。

然而,在該書的最后,赫拉利卻不是在描述這些,也不是在歌頌或者贊揚這些。事實上全書赫拉利只是站在他個人的獨特觀點上集各方理論和觀點于自身來講述事實而已,他只是在給我們講故事,而不是在講道理。有趣的是他最后講的是關于快樂的故事,從生物學、宗教、哲學等方面來講快樂的來龍去脈。之所以感覺有意思,是覺得不管人類在這百萬年來取得了什么樣的豐功偉績,最終在乎的其實還是自身的感受,快樂,抑或是幸福。但是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覺得全人類(民族)的未來和幸福才是我們個人為之奮斗的意義和目標。所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在古代很沒市場。

回到正題,來說說快樂吧。一直都聽說過快樂,也感受到過快樂,知道做哪些事可以使自己感到快樂,像聽愉快的音樂、玩喜歡的樂器、旅游、拍好看的照片、愛所愛的人、讀書、運動……太多了(這么看來我還是挺快樂的一個人嘛),也知道什么事會導致自己不開心。有點物來則照的意思,來了,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主動地去分析快樂和不快樂的成因是比較晚才有的行為,而且這所謂的分析只是梳理一遍事情的始末,心理的過程等等。并沒有什么科學和文獻之類的研究成果作為參考,畢竟這不是搞研究。這也是學者和非學者的區別吧。

《人類簡史》全書從智人時代開始一直講到現代。單從農業革命到現在這段已經產生人類文明的時間跨度來說,人類以如今的成就,肯定會比古代的農夫幸福快樂。我們不再受饑餓和疾病的困擾,面對各種天災人禍我們有了很強的應對能力,我們不再受到誰的統治,我們有很大的自由,有很多的權利。看,我們擁有太多的古人沒有擁有的東西。但是事實上我們并沒有比古人感到更幸福更快樂(整體而言/質的變化)。只是導致快樂和痛苦的源頭相對有些變動而已。

那什么是快樂呢?赫拉利說到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的快樂都是由各種實質因素(例如健康、飲食和財富)構建出的產品。而心理學認為快樂的定義是“主觀感到幸福”;生物學認為所有的心理狀態(包括主觀幸福感)并不是由外在因素(如工資、社會關系或政治權利)來決定,而是由神經、神經元、突觸和各種生化物質(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構成的復雜而穩定系統而定;生命學家認為快樂在于生命的意義(馬克思說人是生活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自由主義認為快樂是一種主觀感受;而佛教則認為快樂既不是主觀感受到愉悅,也不是主觀覺得生命有意義,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

先不說到底什么是快樂,為什么我們要追求快樂呢?如果我們感到快樂,就會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就會感覺陽光分外明媚,花兒格外動人,平時不喜歡的歌都能聽得進去,連老婆都比看著比平時漂亮~快樂、愉快、開心、幸福、高興、舒暢、hight等等,都可以用來描述快樂時的心情。沒有人會不喜歡快樂,沒有人不希望快樂,沒有人會喜歡痛苦以及痛苦所帶來的那種絕望和無助。所以人人都在尋找、追求快樂,人人都樂意跟(快樂)的人做朋友。

書中說生物學證明個人的生化機制導致每個人的快樂(表現/感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天生陽光,而有些人則天生憂郁。不管生物學證明了什么,我想追求更好、更快樂的生活狀態,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共同想法吧?所以我們該做的是梳理清楚自己的現狀,追求那些想追求的東西。

我不認同佛教的觀點,我認為他所提出的對于快樂的定義是基于他對痛苦的定義基礎上的。佛教認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滿足欲望會給人帶來快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欲望是不會被很好地滿足的。追求欲望不成,痛苦就如期而至。當時由于社會、物質等條件的約束,很多欲望當然不能被很好的滿足,佛教也不能解決整個社會生產力不足以滿足人類欲望的大問題。所以他只能勸說人們“禁欲”,宣揚“四大皆空”,以此安撫躁動不安難以滿足的人類。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根本不存在生產力跟不上需求這一說了!現在的事實是生產力過剩!只要你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實現的。那些破壞欲當然該被禁止,但是積極向上的欲望難道也有錯嗎?我想過更好的生活,想讓自己的能力更強,想做喜歡做的事,想愛我愛的人,難道有錯了?哪個人會一點痛苦都沒有?又有哪個人一直是快樂的?快樂不過是大腦給我們的一點獎勵,讓我們更有激情更有動力去追求那些能帶來更多快樂的興奮劑罷了。為了擺脫痛苦而放棄追求,放棄欲望,放棄當下體驗,在我看來是因噎廢食。我認為痛苦跟快樂一樣,都是給大腦的激勵。在成長的路上,快樂負責讓你在前進的路上充滿陽光,保持好心情,有充足的動力;而痛苦則負責帶來跳躍式的成長,帶來深刻的經驗,讓你更有深度。只要你能承受得住,它比快樂帶來的成長效果更大。

所以,什么是快樂呢?又怎么才能感受到快樂呢?我覺得歸根結底它還是一種主觀感受,只要你感覺到了,那它就是快樂。撇開生化機制,我認為要想快樂,首先大方向上你得找到意義。大到人生的意義,小到做一件事的意義。這是快樂降臨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聽從內心的聲音,按照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我們追求的是未來,追求的是人生“整體”的快樂,所以要能忍受一些痛苦,變一時的痛苦為成長的動力,不斷探求快樂的真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學期間看過哈佛的《幸福公開課》,覺得獲益匪淺,最重要的是接觸到一門叫做“幸福心理學”的課,終于明白了原來在正常、...
    雕兄_KYP閱讀 776評論 0 1
  • 01 你問“快樂”是什么?我說快樂有幾千種、幾萬種,但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創造。 讀書的時候,看到羅曼·羅蘭在《約翰·...
    柯錦川閱讀 9,364評論 38 74
  •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關于快樂的定義,當人遇到喜事時,感到高興或滿意的一種狀態,是人們心情的一種表達方式。相關解釋是快樂...
    一路人閱讀 525評論 0 1
  • 前言 今天在休息,躺一天。 閑著總是會思考一些事情,看到過一篇簡書上面2016年的總結,里面有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文青逗比閱讀 159評論 0 1
  • 如果您是因為標題才打開看的,那么首先要向您道歉,因為這是一次典型的標題黨吸引眼球的行為。其實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不再...
    積步閱讀 56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