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爸五年計劃16|小寶(2017-10-2至10-8)

文:西嶺初見


10.7第一次去動物園


體貼的小寶

周一,大寶很早就起床了,這一天去找語鴿姐姐玩,又去學畫畫,中午一直也沒有睡覺,到了下午,大寶看起來不精神。她應該是很累了。

回家后,大寶有點冷,說想喝牛奶想喝熱一點的牛奶。爸爸趕緊去給她泡了奶粉。

水溫應該是正合適。爸爸說現(xiàn)在喝正好很暖和。

大寶喝了一小口,說很熱。

爸爸攪拌了一下,覺得不熱,又讓大寶喝一口。大寶又累又困,心情不太好,一喝,還是覺得很熱,然后——大聲的哭了,眼淚也流了出來。爸爸和媽媽都覺得好夸張呀。

爸爸和媽媽都笑大寶:牛奶一點也不燙,怎么就哭了?我們這一笑,大寶哭的更厲害了。

小寶一直在一邊安靜的自己玩呢,她一看到姐姐哭了,馬上拿著一張餐巾紙去給姐姐擦眼淚。爸爸和媽媽都說:“暢暢真好,知道給姐姐擦眼淚了!”

小寶用抽紙在姐姐的臉上輕輕的擦著眼淚,大寶覺得好癢癢,一點也不舒服。她一邊躲閃著,一邊又哭又笑。小寶擦完一張后,也不說話,又去拿了一張,繼續(xù)去給大寶擦眼淚,擦著擦著大寶笑出聲了。

大寶被小寶這么一擦,壞心情都被擦沒了,她笑了起來,眼淚也沒有了。

小寶看到姐姐沒哭了,自己又跑到一邊去玩了。

爸爸、媽媽是我的食品處理機

小寶白天吃的不多,晚上只喝了小半碗稀飯然后就什么也不吃了。晚上小寶一直玩的很高興,也不想去睡覺。媽媽怕小寶晚上餓的光吃奶,媽媽和小寶都睡不好,就想著讓小寶吃點什么東西。

吃什么呢?

姥姥給小寶泡了一小杯牛奶,小寶只嘗了一小口就跑著去玩了,再也不肯再喝一口。姥姥說小寶喜歡吃餅干,把她的小餅干放到牛奶里,小寶說不定會吃一點。

于是媽媽放了四塊小餅干到牛奶里,再用小勺子給小寶吃的時候,小寶只是看了一眼,并不肯張嘴。媽媽試了好幾次,小寶都一口也不吃。最后,媽媽只好把牛奶餅干吃了。

下午的時候,小寶喝酸奶,打開的那包酸奶只喝了有三分之一。媽媽想,讓小寶喝點酸奶也行呀。可是小寶還是不喝。酸奶已經(jīng)打開,不能再放了,媽媽只好又把酸奶也喝完了。

爸爸說:“給她做點小面條吧。她可能想吃點飯。”

媽媽馬上去做兒童面條。爸爸說,只做清湯面就行。可是媽媽覺得那樣沒有味道,營養(yǎng)也不多,小寶本身吃的東西就少,如果在面條里再加點雞蛋,加點小青菜一定會更好吃的。

于是,媽媽下了一點點面條,打了一個雞蛋,只把雞蛋黃攪開,加到面里去了。又切了一點點青菜。還加了一點點火腿腸。面條出鍋了,聞著就很香。小寶一定喜歡吃。

面條盛到小寶的小碗里,小寶只用嘴巴嘗了嘗,就再也不吃了。爸爸說,小寶不喜歡里里面的雞蛋,就不應該放雞蛋。

不管怎么說,面條小定也不吃。可是媽媽已經(jīng)吃不下了,爸爸只好把面條吃了。

媽媽在喂小寶吃面條的時候,小寶拿著香蕉,爸爸說:“你是不是想吃香蕉呀?”

小寶拿著香蕉不說話。

爸爸給她把香蕉扒開,小寶看到后,又跑開了。香蕉已經(jīng)扒開,爸爸只好又把香蕉也吃了。

爸爸、媽媽知道小寶不想吃東西了,我們再也不讓她吃了。

這時小寶從茶幾上拿起一個獼猴桃,一邊看著媽媽一邊把獼猴桃放到嘴里咬了起來。獼猴桃沒有扒皮,皮可不能吃。

媽媽覺得小寶不一定想吃,對小寶說:“你是不是不吃呀?你不想吃對不對?”

小寶聽了媽媽的話,本來是做個樣子給媽媽看,這下,更是真的咬了下去,看起來很想吃。

好吧,媽媽給扒皮。媽媽拿過獼猴桃扒了一點皮,讓小寶拿著吃。

小寶看到媽媽把獼猴桃的皮扒好了,根本不接手,趕緊搖頭閉眼。

還是不想吃!

于是,媽媽又把這個獼猴桃拿給了爸爸。爸爸吃完后,也撐的不行了。

這一個晚上,爸爸、媽媽不停的為小寶做這做那,小寶沒有吃到什么,倒是爸爸、媽媽快撐壞了。

爸爸吃完后,抱過小寶,媽媽在一邊悄悄的說:“打她腚。”

于是爸爸對著小寶比劃了一下,做出打屁股的樣子,其實根本沒有碰到小寶,結(jié)果卻是小寶放聲大哭。眼淚順著眼角流滿了整張小臉。看起來真委屈了。

小寶呀 ,媽媽還是希望你能多吃點,這樣才能長得既結(jié)實又高。

和媽媽去散步

吃過晚飯,姥姥和姥爺出去散步了,爸爸帶著大寶去上英語課了,家里只剩下媽媽和小寶。小寶也想出去,她拿著自己的鞋子想讓媽媽給穿上出門。媽媽對小寶說:“暢暢,我們也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去。”

小寶聽了媽媽的話后,拿著自己的鞋子在原地轉(zhuǎn)圈圈。哈,小寶還不知道“轉(zhuǎn)轉(zhuǎn)”有兩個意思,還以為媽媽讓她轉(zhuǎn)圈圈呢。媽媽笑著把小寶打扮好,兩個人就一起下樓了。

已經(jīng)進入到10月份,白天越來越短。我們出門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這個時候的季節(jié)是跳躍的,前幾天還在穿短袖、短裙,今天已經(jīng)感到了絲絲涼意,季節(jié)仿佛越過了秋天,直接從夏天來到了冬天。

外面有風,吹在身上有些冷,顯示著冬天快來了。媽媽抱著小寶來到樓下。一下樓,小寶馬上掙扎著從媽媽的懷里下來,她的小鞋子穿在小腳丫上正合適走路,她想自己走路,想自己感受一下行走在涼爽的深秋晚上的感覺。

小寶領(lǐng)著媽媽走到樓頭,她沒有走向北邊的小廣場的方向,反而是帶媽媽向南邊走去,她領(lǐng)著媽媽走到了小區(qū)大門口,她的小腳步?jīng)]有停留,帶著媽媽出了小區(qū)。

小區(qū)大門口的對面正對著一排店鋪,這些店鋪以賣熟食的居多,也有幾家小飯館,還有兩家小型超市和兩家美容健康理療店。這些鋪面都亮著燈,偶爾能看到有零星的顧客光顧著熟食店,他們大概是晚歸的上班族在準備著今天的晚飯吧。

在“紫燕百味雞”和“康都炸肉”這兩家店鋪前不遠處,有一輛三輪車上停在路邊上,三輪車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用紅色的宋體字寫著“魏氏鮮椒鳳爪”,車斗上有五六個大鋼盆,盆里裝著做好的鳳爪。車子面前沒有顧客,三輪車的主人正坐在座位上低頭擺弄著自己的手機。這個人每天都在這里賣鳳爪,現(xiàn)在天黑的早,再加上今天晚上天冷,生意有些冷清。

這時才7點多,雖然時間還早,但由于天色已黑,天氣轉(zhuǎn)涼,街上沒有幾個人,只是偶爾的能看到晚歸的車輛和兩三個行人匆匆的經(jīng)過。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店鋪里正播放著輕快的音樂,這音樂聲才讓我們感覺到時間其實并不晚,夜晚才剛剛來臨。

小寶和媽媽一路走著,有時她在前面帶路,有時她和媽媽手拉手走。小寶一直不讓媽媽抱。在路上,她對什么都好奇,路上的一張紙板,一小片紙片,一片樹葉她看到了,都要跑過去踩幾腳,如果發(fā)現(xiàn)腳踩下有嘩啦的聲音,她就反復的踩,認真仔細的聽著腳下傳來的聲音。

在小區(qū)大門口向西行大概200米后,走到頭了,轉(zhuǎn)過彎,前面依然是各個燈火通明的店鋪。再向前走了幾步,迎面走來了一只小白狗。小寶是喜歡小狗的。媽媽以為小寶會停下腳步看看小狗,沒有想到本來走的好好的小寶看到小狗過來后,馬上舉著雙手讓媽媽抱。媽媽抱起小寶,小寶緊緊的貼在媽媽的懷里,探著頭向下看。她還是喜歡小狗狗的,只是她知道有的時候小狗狗對她不友好。

還記得前幾天我和小寶在小廣場上玩的時候,也是晚飯后散步的時間,天已經(jīng)黑下來了。小寶正蹲在地上專心的撿著地上的小石頭。這時后來過來一只小黑狗,毫無聲息的跑到小寶的身后,用鼻子聞著小寶。小寶一點都沒有發(fā)現(xiàn)。小黑狗過來一點聲音都沒有,再加上是晚上,媽媽沒有立刻發(fā)現(xiàn)。當看到這只小狗離小寶這么近時,嚇了一跳,趕緊抱起了小寶。媽媽指著地上的小狗狗問小寶:“暢暢,你看這只小狗狗離你那么近,你怕不怕呀?”媽媽沒有指望小寶會回答媽媽。可是,小寶說話了,小寶很清晰的說了一個字:“怕!”

也許是從那次開始,小寶遇到小狗之后,都會離它們遠一些。最起碼,她會讓爸爸、媽媽抱著她看小狗。

面前的小狗走遠了,媽媽對小寶說:“狗狗走了,我們和狗狗再見吧。”

小寶伸出小手來朝著小狗揮了揮手表示再見。然后,小寶又掙扎著要從媽媽的懷里下去,繼續(xù)自己走路。

在江南糕點門前的路邊,有一棵大樹,樹干很粗,媽媽一個人抱不過來。小寶走到這里時,她發(fā)現(xiàn)站到樹后面就看不到媽媽了,她等一會,媽媽就會探出頭來,她很喜歡這樣和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在大樹邊上玩了好幾回,每次小寶看到媽媽出現(xiàn)都會高興的哈哈大笑。

離開大樹后,小寶自己向前跑,媽媽想讓她慢點,可是小寶寶跑的越發(fā)的起勁,她快得媽媽都快追不上她了。媽媽去追她,她還不同意。在她的指揮下,媽媽明白了小寶的意思:她讓媽媽和她走相反的方向。還是想玩捉迷藏嗎?

媽媽就只好向小寶身后的方向走去,正好這里有一輛車,媽媽就躲到汽車的后面,透過汽車的前后兩層玻璃,媽媽能看到小寶。她看不到媽媽了,起先是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媽媽看不清她的表情,應該是很期待媽媽一下子出現(xiàn)。媽媽一動不動的悄悄的看著小寶,小寶一直站在那里等待著,等待著媽媽的突然出現(xiàn)。可是小寶等了半天也不見媽媽,她有些著急,大聲的喊:“媽媽。媽媽!”

媽媽一看小寶著急了,趕緊現(xiàn)身。小寶看到媽媽終于出現(xiàn)了,特別高興,飛奔過來撲到媽媽的懷里。還有什么比媽媽的懷抱更溫暖、更安全呢?

兩個人的散步繼續(xù)進行。

再往前走是買菜的店位,幾個菜店都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只有過賣山藥的店鋪還亮著燈,門口停放著一輛運輸?shù)钠嚕皳躏L玻璃里面還放著一個牌子:農(nóng)產(chǎn)品綠色通行證。日期到9月30號,剛好過期。那個女老板正在脫圍裙褂子,看來這家蔬菜店鋪要打烊了。

馬路上的水泥地面上有幾個爛菜葉子、幾個壞了的青椒,還有一些蔬菜垃圾。小寶踩了踩一會一個被扔掉的泡沫箱子蓋。

走到頭后,我們就開始往回走。

聽到了汽車的發(fā)動聲音,剛才山藥的店鋪那輛車也要開走了,那個山藥店鋪已經(jīng)收拾好關(guān)門了。

小寶一路讓媽媽領(lǐng)著,我們牽著手回家。

等我們再次走到小區(qū)門口時,路上的行人更少了。但那輛掛著“魏氏鮮椒鳳爪”三輪車還在。那個三輪車的主人依然在寒冷中等待著顧客。

小寶拉著媽媽的手,一路到了樓下。媽媽抱著小寶上樓,我們仿佛出去逛了一個晚上。

給姐姐捎個水果泥

媽媽抱著小寶去平安寶貝給悅辰妹妹買衣服。

付錢的時候,媽媽看到水果泥,媽媽問小寶要不要吃,小寶說要。

媽媽買了一個給小寶,又想到大寶給大寶捎一個回去吧。于是問小寶:“要不要給姐姐捎一個呀?”

小寶說:“要。”

媽媽拿了一個給小寶,又拿了一個要捎給大寶的。小寶拿著兩個水果泥,一個讓媽媽打開,另一個讓媽媽放到袋子里,媽媽問:“這個是誰的呀?”

小寶回答:“楊楊。”

在路上,小寶把自己水果泥喝完了。她知道袋子里還有一個,可是她不要。

到家后,小寶一看到姐姐,趕緊從袋子里拿出那個水果泥,對大寶說:“楊楊,給!”

小寶好棒,已經(jīng)知道出門給姐姐捎東西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