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的課程和活動有很多,我最喜歡的還是圍棋這門課,總是覺得圍棋課時間太少。這個月我主要寫一下我對圍棋的了解和自己的感受,同時也給其它想要了解和學習圍棋的人做一些基礎知識的普及。
圍棋的起源
圍棋評論家曹志林認為,圍棋的經驗依據,可能是植物斗爭:“植物的斗爭是生根、蔓延,由此而爭奪空間,生存下來。而且兩個眼很像是植物所需要的水源”。曹志林又推測,圍棋可能是外星人的杰作。又有記載說,它是堯或者舜發明出來開發兒童智力用的。
圍棋的起源,眾說紛紜,甚至后人為之創作的故事,數不勝數,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圍棋區別于其他棋種于它在19*19路線的棋盤上的有界性和其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之間壯觀落差。就如我們的一生,長度是有界的、有限的,而可能性、寬度或者深度卻是無限的。
圍棋的本質
但是,圍棋與國際象棋最根本的差別,還在于“目標結構”的差異。國際象棋(或中國象棋)的輸贏是看誰制服誰,這很像戰爭,有戰敗國,有戰勝國。因此,它的起源和結構有直接的世俗內容,比如每個子尊卑有別,各司其職。 而圍棋的目標從本質上說不是殲滅對手,而是在攻擊中獲得利益。
圍棋的棋盤如同自然資源,棋子就像人力資源,類比于經濟學,上述的資源與現實社會資源的稀缺性是對應的,而這與棋手(理性經濟人)的無窮欲望之間矛盾,引申出雙方為追求最大效用,去權衡多處的利益紛爭、用子的效率和風險,考慮資源的有效配置,如同一場商戰。看似表面波瀾不驚,實則是思維在棋盤上“翻江倒海”般的碰撞,驚險刺激,這也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
圍棋的功能
如果有一種智力叫圍棋智力的話,它必須在追求利益目標時能夠實現四種基本功能:控制、協調、平衡、靈活。
控制、協調、平衡、靈活,這四種能力,如果能遷移到生活當中,做好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也是大有助益。而且這些能力的煉成,絕大多數取決“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后天的養成,如執行力、意志力、耐挫力等;而“智力因素”占據的權重少之又少。什么是圍棋?
圍棋又稱為爛柯,弈,黑白,手談、坐隱,古代“琴棋書畫”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
相傳,堯帝有個兒子叫丹朱,丹朱從小不聽話,長大后又不務正業。堯帝十分擔憂,為了教育兒子,就教丹朱下圍棋。丹朱十分喜歡下圍棋,連帝王也不感興趣,堯帝便將帝位傳給了舜。
當然,這僅僅是傳說,但據晉朝人張華《博物志》記載,圍棋的起源就是在堯舜時期。
還有一種說法,圍棋是起源于戰爭,古代酋長每次作戰,都會以石子來排兵布陣,久而久之演變成為圍棋。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圍棋慢慢由小變大,成了現在的樣子。
從圍棋中可以學到什么?
圍棋里面蘊含了豐富的辯證理論和博弈思想,學習圍棋不僅僅是學習要棋的下法,更重要的是學習圍棋包含的博弈思維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公元383年發生了歷史有名的淝水之戰,前秦皇帝苻堅率百萬大軍進軍東晉,東晉據守的部隊只有八萬人,大家都十分恐慌,但東晉主帥謝安鎮定自若。大戰在即,謝安要與侄子謝玄下圍棋,平時謝玄技高一籌,但因為要打大仗,他心里十分緊張,心神不安,在關鍵的一步棋上敗給了謝安。謝安一直玩到晚上才回城,開始調兵遣將,布置作戰任務。
謝安臨危不變、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以東晉大獲全勝結束。而謝安弈棋定軍心也成為歷史美談。
圍棋棋手就像兩軍陣前的大將軍,下圍棋不僅考驗你的局部作戰能力,而且考驗大局掌控能力,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但又不能小心翼翼、畏首畏尾,這絕對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考驗。
學習圍棋有什么好處?
- 學習圍棋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對活潑好動的孩子作用明顯。這些能力對小學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
2.學習圍棋能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等屬于智商范疇的能力。這對將來中學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
3.學習圍棋能訓練孩子承受挫折、冷靜理智、獨立思考、尊重對手,有條理、有耐心、有大局、勝不驕、敗不餒等屬于情商范疇的能力。這對孩子將來的學習、工作、創業、成功會有所裨益。
圍棋的須知和小規則
1.圍棋是兩個人進行的游戲
2.棋盤:19路(即19條橫線+19條豎線組成,“先”在圍棋中稱“路”)(因此共361個交叉點)
3.棋子:分為黑白兩色,黑棋先走,白棋再走;一次一步;棋子落于線的交叉點上
4.地、目:圍棋衡量地盤占據的多少,單位是:地和目(也就是棋盤上的交叉點)
5.地盤獲取的方式:
(1)圍空(就是圍地盤的意思)
(2)吃子(不是讓你把棋子吞進肚子里)
6.棋盤上的方位名詞:
(1)天元:棋盤上最中間的實心點(2)星位:除了“天元”外,均勻分布的八個實心點
(3)角:顧名思義,如圖中四個角落
(4)邊:顧名思義,如圖中角和角之間的區域
(5)中腹:也是我們所說的“草肚皮”,如圖中“天元”附近
《圍棋心理學》
本書圍繞“圍棋”這個核心,從八個主要的篇章(生態、知覺、運籌、決策、學習、成才、文化、教育)進行展開,運用了豐富的案例、引用、類比等進行系統性的闡述。這本書能量很高,閱讀門檻很大,體現需要一定的圍棋基本功和修養才能進行比較好的解讀,這或許是它并不多人閱讀的原因之一吧。
我的圍棋生涯
我是前兩個月才開始學習圍棋的,第一次圍棋課是我的老師向我介紹和了解圍棋。之前我還沒有接觸過圍棋,剛開始我們只學怎么吃棋子那時候我就迷上了圍棋,隨之我就越來越迷上圍棋了。天天粘著老師下越下越猛,無法自拔。當我們開始學圍地盤的時候,我就還是喜歡吃別人的子,最后我的同學沒人和我下了,我就有找我的老師下。因為我喜歡進攻和吃別人的棋子,老師最后就下成了邊圍地盤邊吃我。就下的我很惱火,就我被我老師制裁后那段時間我就沒怎么下了。后來老師就叫我沒事多看看視屏,他給了我一個視頻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05678/。
后來看了這個視頻我懂了先占地盤為上策正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等我先把地方占了后就去進攻別人,隨著我下的次數越多,懂得的套路越多就和老師下很多時候都會贏,但我下棋太想去進攻別人就不顧后面的棋。就很多時候被別人反吃。
琴棋書畫是相通的,古人將四者結合為一體,用古老的方式為我們詮釋了美。不管你身處何地、從事何種職業,對美的追求是不能停止的,而圍棋體現著道家陰陽一體的古典文化與哲學,與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融為一體,召喚著一代又一代人對美的追求。
說了這么多,你感受到圍棋的美了嗎?是不是也想學著試試,那就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