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經理人發展大會暨中國商協會會長高峰論壇今天在長沙舉行,江湖人稱 “董小姐”的董明珠終于來了,“大家不要叫我董小姐,可以叫我‘董格力’。”董明珠的出場,引發現場一番不小的轟動,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圍繞“創新改變未來”主題,她向與會者分享格力電器在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等方面的創新經驗和做法。在她看來,創新不僅是要解決生存問題,而且是要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與健康。
董明珠從“格力電器創造良機”,講到“好空調格力造”,一直講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就像講述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講故事是需要梗的,講到競爭對手,毫不松口,毫不客氣,直擊痛點,一點不怕惹事對慫,充分展示了鐵娘子的犀利本色。
1994年格力電器應收賬款5000萬,處于虧損狀態;1995年格力建立好的營銷體系的隊伍,一舉翻了7倍,那一年賺了1億多;2003年做到營收100億,2012年營收突破了1000億,現在1000多億營收居然沒有銀行貸款,凈利潤達到14%;今年做到1500億的時候,僅僅只有8萬人。
著眼未來,董明珠并不認為,減稅就是救命稻草,而是創造,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就是別人不想做的、放棄的,你要去做。
“新的時代,我們要重新定位自己,我們是創造者,只有創造者才有未來”。
“我今年(營收)增長了400億,利潤達到了15%的凈利率,稅收超過了200億元。我們政府天天在給我們松綁,說給企業支持,減稅免稅,但該死的企業還是(會)死,因為你沒有創造力。我交了200億的稅,沒覺得很困難,因為我們有技術。”
除了技術,在人才培養方面,董明珠說:希望格力培養的人才能夠走向世界。
“一個企業在發展中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沒有人才一切歸零。人才哪里來,這是企業家面臨思考的問題,這是社會責任。你能培養一批人才才是真正的本事。”
“十多年來,挖走了我那么多人,但是挖走的人只能帶走過去的技術,但是帶不走未來”。
“挖來的人才不是本事,自己培養出人才才是本事。”
“格力有100個研究院,一千個研究所,有1萬人的研究隊伍,做了很多前瞻性的科研,基礎性的研究,當下可能用不到,但我們看的是未來。”董明珠說企業要給員工搭建平臺,“無論是博士、研究生還是本科生,“只要到格力來,我都會給你創造再造自己,再學習的機會”。
董明珠全程演講只用了幾張PPT,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可以看出格力電器過去5年取得的業績遠大于過去20年的業績,凈利潤增長的幅度大于營收增長的幅度,說明格力科技創新帶來的高附加值,使得利潤空間豐厚,超過競爭對手,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比如拳頭產品光伏空調,智能裝備、模具、壓縮機、電機產品。
第二、可以看出格力的納稅和股東分紅,增長幅度遠大于營收增長,明眼人可以體會到格力這家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的回饋和貢獻。格力可以說從各個角度來看,不僅僅是一家商業上成功的上市企業,還是一家令人萬眾矚目,令人尊敬的企業。
董明珠不僅是營銷專家,還是洞察人心的管理專家。靠制度說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鐵腕嚴格管理,才能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內耗。同理,善良之心,此刻從她對叉車司機等基本員工群體的情感描述中,感受到其母愛和溫情。
對于一個60多歲的人,我們近距離感受不到年齡帶給她的遲緩,董小姐看上去像個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的斗士,還有很多紀錄等待她去創造和打破,她說,畢竟全世界還有70多億人口沒有使用上格力空調!
我們期待,董小姐能夠實現她更多的夢想,從過去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成為“把愛獻給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