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往下看

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了……

暖氣一直不來,暖氣來了空氣又不好,人生真是艱難。

艱難就艱難吧,畢竟還有人躺在橋洞呢。

人要懂得知足。

認識缺憾、接受缺憾才能彰顯人性光彩。

有一種快樂是精神和靈魂的激蕩,或許,你可以集中精神去學畫畫,去看看與你總是擦腿而過的狗尾巴草。

有幾個數據是這樣顯示的。

截止2014年年底,中國一共有近2000種報紙,近1萬種期刊,近5000個電視臺和3000個電臺。這屬于所謂的傳統媒體。

父親有位朋友,尤總。

是福建商會的,現在做茅臺酒生意。

這次來還帶了兩位朋友,一位是某某電視臺的主持人,陶子

三十歲左右的樣子,長發,(后來知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另一位是她老公。是做電梯生意的。

“結了婚的女人,特別有了孩子,更注重保養,聽尤總說你們是專做天然純植物護膚品的,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試用了后效果很好,這次來就是想深入了解下,”陶子開門見山的說。

意思是想了解公司情況,了解產品。想給我們做個專題。

這不是廣告

這不是廣告

這不是廣告

? 重要的事說三遍

這次是父親跟他們談,我沒有多說話,默默的聽。

隨后生產部主管帶他們參觀了無菌車間,收集了相關資料。

走的時候公司送了產品給他們。

還跟父親來了張合影。

歡子見了我就問:“要錢嘛?要多少?”

我說:“具體我還不清楚,人家說免費。”

歡子:“恩恩,可以做,甚至可以找個明星代言,現在不是明星不讓做虛假的廣告嘛,我們的產品這么好,所以,找明星做。”

我問:“能找我喜歡的不?”

歡子:“如果能把島國女優找來,肯定火。”

我說:“嗯,你是真喜歡。”

我說:“交談中,感覺出做傳統媒體主持人的思想不活躍,固化,但閱歷還是不同的,見識廣,見的名人也多。”

歡子:“恩,所以我們要要經常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

我說:“像懂懂老師那樣?”

歡子:“那倒不至于,我們不一定有機會體驗那么多新鮮事物,但我們可以通過懂懂看到一些不同的新東西。”

我說:“有道理”

晚上去健身,在健身房遇到 郭子。

他是做HP品牌電腦的。生意做得很大。

聊起這個行業,跟我講電腦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想轉行了。

郭子:“2015年利潤,比2014差多了,2014又比2013差多了,宏碁居然都開始做電動車了,實體經濟一年不如一年”

我說:“為什么家里明明有電腦,卻還是習慣用手機上網?蘋果中國區APP就有40萬個、微博有六億個帳號、微信公眾號有一千萬個,而今日頭條每日訪問量就有5億多,我想未來真的有手機取代電腦上網的可能。”

“郭總,要不你也轉行去賣佛珠吧。”

郭子:“說到微信,我丈母娘都成低頭族了,用戶增長已經到極限了,大量的信息堆積在一起,挑出有用的信息來閱讀太難了。”

我說:“就算找到好的文章,看完后啥都沒記住。就像在吵吵嚷嚷的大街上,每個人都在說話,汽車鳴笛、孩子哭喊、小販吆喝,這時候我們大腦會屏蔽掉內容,只告訴你大街上很吵,這種基礎上的閱讀你不會獲得信息只會感受噪音.”

郭子: “的確,最近無意中觀察到就連微信大V的閱讀量也下降不少。”

我說:“公眾號文章篇篇都有價值,都想看,但是沒精力看,人的大腦消化不了這么多信息。慢慢的公眾號就像報紙一樣,它存在我們生活中,而我們卻不愿意觸碰這個信息源了。

結論是:好東西堆太多也是垃圾堆。

時代一直在變,如果微信已經進入后時代,那下一個平臺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