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小A是個萬人迷,周圍的朋友都喜歡她。
倒不是因為小A長得多漂亮,她的長相也只是清秀而已。大家喜歡她的原因是跟她在一起舒服。
是的,小A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因為她而是她總能從每個人身上找出屬于ta的優點,并不吝自己的贊美之詞。
“小C,你今天這身衣服挺襯你的膚色的。”
“真的嗎?我還在想這個搭配好不好呢?”
“很好啊。你很適合這種暖色調的衣服,整個臉色都提起來了呢。”
“小Z,你今天這個高光打得好,看起來整個人都亮了,你用的什么牌子的?”
“是嗎?不會太夸張嗎?”
“我覺得不會,我就很喜歡。你告訴我什么牌子,我也買來用下。”
“小D,你這雙耳環不錯。一定很貴吧?”
“沒有啦。很便宜買的。”
“看起來真高檔,很符合你的氣質。”
小A經常能在細節中發現別人美的一面,在聊天中隨口道出。既不顯得浮夸,也能恰到好處地點出對方在細枝末節上用的小心思。
她說的話不是大而化之,敷衍空虛的客套,更不是從頭到腳,無論好壞一通夸的虛偽。這種贊美方式往往更有說服力,這就是小A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我們都說,小A就像充氣機。為此我們還專門做了首打油詩:跟她聊一聊,失落不見了,跟她談一談,自信滿胸膛,跟她說一說,笑容就很多。
贊美是人際關系中的潤滑劑。人人都喜歡被贊美,卻甚少能做到贊美別人。
02
中國人的情感普遍內斂。
我們不習慣對父母,愛人,小孩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于愛,我們一向羞于說出口,更多傾向于用行動證明。總認為自己傾心相待,就夠了。不需要那么多虛的語言。
我們不習慣當面稱贊人。往往會在與別人交談中贊美ta,會在當事人背后稱贊ta,卻鮮少自己開口當面說“你真棒”。
明確表達自己的喜好和贊美,是更有利于人際關系的發展和進步的。真誠的贊美能促進人與人的情感交流,當面贊美更甚。
行為專家認為,贊揚是認知行為的催化劑,它能刺激大腦皮層興奮起來,調動人體各系統的積極性,從而激發人體潛能。
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曾經說過:
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者引起反感,那么,請稱贊他們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個進步。
卡內基是深深知道稱贊的力量的。他小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
九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門。他父親向新婚妻子介紹卡內基時,如是說:“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頭砸你,或做出什么壞事呢!”
出乎卡內基預料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面前,托著他的頭,注視著他。接著告訴丈夫:“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只是還沒找到發泄熱忱地方的男孩。”
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滾滾而下。
就因為這一句話,建立了卡內基和繼母之間深厚的感情;也因為這一句話,成就了他立志向上的動力;更因為這一句話,讓他日后幫助千千萬萬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路。
因為一句話而深受感動,豁然開朗,甚至于改變一生。這就是贊美的力量。
03
研究表明,贊美鼓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普遍比批評懲罰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功幾率要大得多。
著名學者蔣勛說過:
生命如果不是從一點點小的贊嘆開始,大概最后要墜入什么都看不順眼的無名痛苦之中。
這說明贊美不僅能使被贊美的人心情愉悅,更能使自己也從內心得到滿足,因為你總是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贊美不是一件多難的事,也不需要你費盡心思去尋找。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發現,我們身邊的人有很多因為習以為常被忽略的美。
在吃媽媽做的飯的時候,說
“今天這魚煎得真好”
“這個紅燒肉真香”
“這湯太到味了,熬了幾個小時吧?”
偶爾的贊美就是對媽媽辛苦做飯的最好回報。
在伴侶辛苦工作時,說
“親愛的,你工作的樣子真帥”
“我老婆最能干了,瞧把這家收拾的這么亮堂”
“老公,你知不知道下廚做飯的男人最有魅力”
“老婆,上得廳堂入得廚房說的就是你本人啊”
偶爾的贊美使夫妻關系更加美滿,家庭生活更加和諧。
在孩子面前,可以時常稱贊
“寶貝,你剛才的表現特別棒”
“寶貝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真乖”
“兒子,你把糖讓給妹妹的行為真紳士”
偶爾的贊美使親子關系更親密,相對于批評式教育,贊美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欣賞別人,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
對身邊的人多點贊美,更要懂得表達自己的欣賞。細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多點贊美,少點指責。
當你對身邊的贊美多起來,一定會發現,愛也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