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如果誰這么告訴我幸福的意思,我當然認為這是胡說八道。
二十幾歲時,可能模糊地以為幸福與金錢或者地位或者愛情有關。
三十幾歲時,陷入迷惘,不大清楚到底什么能決定幸福。
四十歲以后,終于明白:所謂幸福,就是每天能夠按部就班地生活。
那天對對面的陳說這句時,陳深為贊同,“我那天就想這么說呢,剛好讓你說出來了。”
我們一起笑,不是英雄所見略同,是生活所見略同。
彼此,我們平常的生活節奏都有了變調。
我家,孩子爺爺從老家縣城到市里住院。我和愛人上班、打理小家之外,要去醫院送飯、照料、看望。這幾年,孩子爺爺身體越來越差了,差不多每年都要來市里住院,至少一個多月,或者更長。老人一住院,幾個子女的生活秩序都跟著變化。老人住院的日子,是疲乏與驚懼結伴同行的日子。這些日子,忍著忍著,也就過去了。
陳家,她的媽媽突然住院了。她們兄弟姐妹也是輪班照料。打了幾天針,她家老人著急出院,她又得婉言相勸,又要與弟妹商量。幸好,老人恢復得快,半個月后就出院了。
那一段時間,我們倆人還有一攤工作催逼,又免不了要請些短假,但似乎也連滾帶爬地做完了手邊的事情,并沒有因為私事耽擱工作。
匆匆忙忙地,那一段有些凌亂的日子也就過去了,過后想想,都是些極瑣細的小片斷,不值得記憶,也不值得提及。
生活又恢復成日常的按部就班。下了單位的通勤車,打掃完辦公室衛生,燒上開水,開始有序地工作。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然后,就對陳說了那么一句感慨。
想到按部就班的幸福,順便梳理了一下大半年來彼此的日子。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兄弟姐妹家的事情,我們父母公婆家的事情。零零碎碎的,居然有不少的事情牽扯著我們的精力,改變了我們的情緒。能夠過上按部就班的日子,也并是說極其容易呢。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手足和親戚,總有些事情讓你操心,同樣,你也一定有些事情讓別人操心。
經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心里邊有過許多的不舒服,一樁樁地,慢慢地熬過去。睜大眼睛,看別人的日子,也與我差不多,經歷事情,把很多的不痛快壓在心里,一點點地放過去。
這樣算來,按部就班,對誰來說,都不算很容易了。
只不過,當我們在按部就班的狀態里時,往往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常常為日子的平凡甚至庸常嘆息不已。常常是按部就班的狀態被打亂后,才有可能意識到,原來按部就班,已經是幸福人生了。
有些人,常常感嘆自己的日子不幸福,那是因為他們的目光盯錯了方向,幸福未必一定是你看到的那些外表的光鮮亮麗,往往是你忽略的那些日常小細節的認真和承擔。
如果你能按部就班地過好你的每一天,不厭其煩地應對每一個小細節,并且保持平和的心態,力爭把過手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堅持一段時間,回頭看看,你就會有幸福的感覺。
這些幸福當然平常,但對平常的人來說,剛好恰如其分。
(201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