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希望自己經濟獨立,花自己賺來的錢,過有底氣的生活。一直以來,也覺得用愛好來賺錢的人很酷,所以總是希望愛閱讀愛寫作的自己能夠通過碼字有所收入。有時候在想,我是不是真的愛閱讀愛寫作,若是真愛,為什么沒辦法做到博覽群書,而是偏愛某一類書籍呢?又為什么注冊簡書這么久了,一直保持寫了0字的紀錄?
也許我是怕吧,每次看別人寫的文章,都會覺得他們寫得真好,有很深的自愧不如的感覺!我發現,幾乎在每個我未知的且渴望有所成就的領域,都會有數不清的牛人讓我嘆服,也讓我望而卻步,不敢追逐內心所望。
可能根本就談不上渴望吧,聽過一句話:許多事情你做得不夠好,其實是因為你可能并沒有那么渴望。當你真正渴望的時候,能力值什么的都會上升。也許我應該換個思路:現在不與牛人相比,這樣比,比得自信都沒了。每個牛人剛開始都是小白,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奇跡,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們將心意化作了行動而已。我應該將成功后的自己和現在的牛人相比較,活在當下和活在未來應該同時進行。
是的,我現在通過寫作賺不到一分錢,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憑什么在沒有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就渴望有所收獲?捫心自問,我寫過多少文章,碼過多少字?這世上有幾人可以做到空手套白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不一定有收獲,但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獲,這不是耳熟能詳的真理嗎?別人隨隨便便寫一篇文章能收獲無數喜歡和贊賞,這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別人獲得的成就能讓我從中獲得的是激勵還是打擊,這不是由我自己的想法所決定的嗎?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顧城說:“執者失之。當我想成為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在我什么都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我想我不該浮躁,不該想太多想太遠,不該太貪心,閱讀和寫作所帶給我的內心的平靜難道還不夠嗎?其實這個世界上,人人都需要的一種能力,其實是隨時保持內心平靜的能力。內心平靜,才是一種讓人羨慕的狀態。
我可以努力,但我不需要著急。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這,并不是每個人成名的模式。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選擇,何況,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海?在我還沒有足夠的積累之時,我還是安安心心、踏踏實實碼字吧!不用擔心寫的文字無人欣賞,你永遠是自己最忠實的讀者,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權利,我手寫我心,難道不好么?
趁年輕,多看書,多寫作,多旅行,多感悟,爭取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并行。馬上就要開始憧憬已久的大學生活了,希望自己能用心去感受即將到來的生活,爭取每天更文,并經歷自己所想要的真正的成長。
史鐵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我想,寫作也是如此。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堅持做下去唄,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
愿我們都能經歷真正的成長,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寫作這件事,與別人無關,只看你是否愿意寫下去。如是,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