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想到過自己會在而立之年而立,沒想過會結婚,會有溜溜;沒想過會去廣州,也沒想過寫一個類似《貓事兒》的故事。
我曾經想象的那些而立之年是屬于浪子的,孤獨且了無牽掛。會在四處奔波,那些地方可能歐洲,可能德州(扒雞的故鄉(xiāng)),甚至可能是通州,但絕不會是廣州,那太熱,太喧囂,太遙遠,相似于電影《師父》里小宋佳說的話,我心念不強,達不到了。
可命運使然,我還是來了,很多次,走了,又來。為這事兒我跟命運討論過,命運說:“安分點兒,你的而立之年注定要在這待些日子。”我說:“你丫不挑時候啊,我老婆懷著孕呢!”
是的,第一次來廣州的時候,我已經不可能成為浪子了。我有家,有媳婦兒,還有她肚子里的小家伙,那會兒,他還不叫溜溜……
也是那會兒,溜媽逼著我讀了一篇報告,報告的名稱是《美國加州大學關于孕婦激素變化與情緒變化的威布爾函數分布報告》。后來,我把報告給一位研究過威布爾函數的朋友看,他嚴厲指出至少十三處錯誤,并得出結論,報告是我媳婦兒偽造的。
即便如此,我還是信了,信一個大肚婆的激素水平是不會穩(wěn)定的。所以,我的心也就不會穩(wěn)定。出差在廣州的每天里,我都會旁敲側擊地問,問她心情怎么樣?她都說挺好,直到后來被奶奶抓住偷偷在房間里抹眼淚兒。我才知道她嘴里的挺好比起加州大學的實驗報告也真不到哪兒去。
于是,我開始想各種辦法哄溜媽開心。那時候,一兩個月回不了家,所以閑暇了,我就試著在廣州四處走走。最先去的是圣心大教堂,我告訴自己,也許來廣州就是為了這教堂,因為我和溜媽的婚禮是在教堂舉行的,也是天主堂。
進門時,有募捐箱,一個長相慈祥的老太太說:“這是隨緣的,也是隨你的。如果你愿意,可以為主,為世人的幸福募捐。”我聽著,心里一陣激動,于是摸摸兜兒,找出里面的兩張紙幣,一張一百的,一張十塊的。
我說:“老善人,我跟我媳婦兒就是在教堂結的婚,我想主會保佑我們一生幸福的。可現(xiàn)在,她懷著孕,我卻遠在他鄉(xiāng)工作。所以,我想募捐,以表達我對主的尊重,也希望他能保佑我和媳婦兒早日團聚。”
“會的,會的!”老太太笑得很甜,她感動于我的話,更注意到了我拿起一百塊錢的手。“我這人特摳門兒,捐一百有違我的心意。”我說著,先把一百的收了起來。“所以還是捐10塊吧。”
從大教堂回去的路上,我把這事兒跟溜媽匯報,弄得她又氣又笑。那天開始,我想到了哄溜媽開心的方法:匯報。在廣州,只要我到一個地方玩兒,就會跟溜媽匯報。報得仔細了,就像是現(xiàn)場直播。爬白云山時,每走十步,我都會托著不比溜媽小的肚子直播一聲:“要不,咱還是下山吧,周圍還有個雕塑公園兒呢!”而溜媽則一邊躺在床上欣賞我發(fā)的風景照,一邊大笑著說:“不,繼續(xù)爬,繼續(xù)爬!我要到頂!”
我知道溜媽愛玩兒,要不是懷孕,這些地方她一定不會錯過的。可惜,玩的時間畢竟是短的。更多的時候她還是會傷心,無助。這讓我心疼,我甚至對溜媽說,如果哪天真的受不了了就告訴我,我立即就回去,回到你身邊去,不管是我辭了工作,還是工作辭了我。
可溜媽卻從未說過,她告訴我,她挺好的,只是希望我有時間能多跟寶寶說說話,他現(xiàn)在六個月了,能聽見外面的聲音了,也許還能記得。
這就是《貓事兒》誕生的原因,為了讓溜媽開心,為了讓兒子記住我的聲音。那些日子,下了班,回到賓館,我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開始給她們寫故事。寫完一章,就直播一章,真得感謝微信啊,要不我得打多少電話費!
在廣州的時候,《貓事兒》總共寫了三個故事:貓和詩人、村里的黃鼠狼、老鼠王國。
溜溜覺得每個故事里都有幾個很有意思的角色。比如,黃老太。黃老太顧名思義就是黃鼠狼老太太。聽溜媽說,它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溜溜在肚子里踹得可厲害了。為這事兒,我還特意把黃老太從書里叫出來訓斥過。
我說:“你要柔和一點兒,不能太壞了,我兒子小,你別嚇著他!”黃老太聽了我的話,似乎是不太樂意,它喘著粗氣,在屋子里來回踱步,時不時還朝我齜個牙。我看著它的樣子,后悔把它寫得太老了。否則,它的毛就不會這樣斑斑駁駁的,牙齒也不會參差不齊。我很無奈,只得打開了筆記本,邊打開邊說:“那算了吧,我還是把你刪了,再換個反派吧!”
沒想到話音剛落,黃老太立即停下,老老實實蹲在我面前,盡可能把那雙圓圓綠綠的賊眼睜得可愛了,然后用一口標準的陜西口音說:“亞美得啊!”
從那以后,我再沒訓斥過黃老太,也再沒提出過類似柔和一點兒的無理要求,那確實太惡心了。
還讓溜溜激動過的角色是小膽。小膽是只小老鼠,有著十七個哥哥姐姐,它的家住在夜國最繁華的城市——地下城。據說早在很久以前,他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定居。然而,五代鼠過去了,到小膽這兒硬是不夠了住的地方。一家子二十口鼠擠在一個小洞里,除了擺得下三張桌子,就只夠放小膽爸爸的一個小推車。小膽爸爸就是靠小推車賣晚點掙錢來養(yǎng)活這一大家子的。
當然,忙于生計的父親往往不是好父親,比如像我!至于小膽爸爸則干脆連兒子的長相都記不清。所以,小膽就借這個機會明碼標價,把其他小老鼠拉到自己家冒充自己,騙吃騙喝,以此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除了它們,這個關于貓的故事里也有人。
比如孟大個子。孟大個子生在襄陽的書香門第,自小習文學劍。他曾經試著過清淡無為的隱居日子,但最終還是受不了功名的誘惑,毅然出山。他滿腹才華,三十九歲卻還落魄清貧。直到他遇見秋兒——故事里最關鍵的一只貓。
秋兒幫助孟大個子變成貓,帶著他游歷了貓的世界,他在貓市被達官顯貴養(yǎng)的母貓勾引,在太極宮偷看娘娘洗澡,并且最終的,見到了那個他心儀已久的皇帝陛下。他的才華得到了認可,卻還是沒能敵過命運的作弄,在一個黎明中離開了長安城那個滿載著夢與現(xiàn)實的破舊蓬屋。
《貓事兒》里還有很多角兒,它們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個角落,那些角落是人類無法企及的,甚至是現(xiàn)實無法企及的,但那些角落卻是組成這個世界不可取代的拼圖。最重要的是,溜媽、溜爸、溜溜在那些日子里,在那些角落依偎團聚。
《唐朝那些貓事兒》是我送給妻兒的禮物,這些關于愛的故事,愿意與你分享。
作者|溜爸,一個拉小提琴的習武之人,一個舞文弄墨的計算機工程師,一個被山東大妞泡上的北京爺們兒。最大的理想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上寫故事。
全目錄|《唐朝那些貓事兒》
下一章|春兒和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