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趙雷唱: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李志唱:你像我見過的那個少年,背著青春走在九月的街頭。

陳鴻宇唱:歸期九月,故土已老,琴枕斷裂,而汽笛清響。

九月,夏天的尾巴,天氣漸涼,天氣變得哀怨起來,沒有夏季的炙熱,沒有冬天的清冷。

九月是分別的季節?

相聚和別離成為九月的分割畫面。畢業前,9月讓我感受相聚的新鮮感;畢業后,分別就是在9月。畢業之后,我還是像往年暑假一樣工作生活,直到再也沒有開學,才意識到真的要與過去分別了。

這個九月,我再也不是一個青澀懵懂的學生,我與過去分別了。

每年的9月14日-15日是學校開學的日子。按照往年來說,這個時候我要離開家鄉,用40多個小時從北到南的旅途在異鄉與他們相聚。

從經過破舊的501、顛簸的路途、校門口熱鬧的攤販、拉著行李箱的生疏面孔以及熟悉的香樟大道、黃瓜山、衛星湖,我們帶著又愛又恨的心情回到校園。時間馬車拉著我們不斷前進,一個學期開始結束,循環往復,直到畢業。

9月,沒有開學,沒有了相聚,除了分別,還有過往的思念與愁。

讓我依依不舍的

不知道為什么,大學時光很少能讓我產生什么感慨,我想珍惜的人肯定能聯系到,而我不在乎的人早已相忘于江湖,我也不在意。懷念大學時光大致都是懷念某些人和某些事吧!

獨在異鄉,我所懷念的,更多都是3000多公里以外的家鄉和聚少離多的親人。從我決定在外地上大學開始,不管是空間和心理上,我都離他們越來越遠了!小時候總想逃離那里,真正離開之后才發現那里比任何地方都好,愛那片土地愛得深沉。有時候很恐慌,因為發現我說話的語調都更像南方人了,像是失去一個寶貴的東西想要立馬重拾,偶爾會努力說“撒”、“咋回事情”、“騷得很么”、“皮牙子”等詞兒,偶爾一句彪悍的語言也讓別人摸不著頭腦說“你說的哪里話?”這樣我就開心的告訴他們是家鄉話,有時候也多想認識些新疆人,去喧慌吃飯。這些就是想讓3000公里以外的我找到和他們的一點聯系。

離開那片土地之后,真正體會到想家的滋味!再過幾天就到中秋節啦!!我都好多年沒在家過中秋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