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側船山不知道,在童年很長的一段歲月里,我曾經無數次仰望過它!亦或是春天,水田里紫云英開得正盛,水蛇哧溜地劃過青青的田埂,抑或是夏天,蟬聲聒噪,我在牛背上昏昏欲睡,就這樣猛地一抬頭,側船山就出現在我的視線里——不遠不近,不偏不倚,與我的目光交匯!
?不管我看還是不看,側船山就站在那里。我沒有刻意地去招徠它,也沒有把它像一棵莊稼一樣種在地里,春天給它施肥,夏天給它澆水,他卻不管這么多,兀自地,從江漢平原平整而濕潤的土地中鉆出來,活生生地矗立在我面前。我在村子后面的麥地里鋤地,它尾隨身后;我到水田里扯稗子,它飄在頭頂,我躺在一塊草地上,想看云悠悠地飄來飄去的時候,它也悠悠地在天空散步;我一個人,躲在樹林里偷偷地哭泣,它稍稍安靜一些,不說話,卻睜綠色的大眼睛,看著我。我討厭這種無孔不入,便躲在紅瓦黃墻的屋子里,剛剛掀開窗簾布的一角,它卻從格柵的窗子里闖進來,跳進你的眼睛來。
? 童年的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都不認為,側船山出現在我的生活里是一種緣分。我的很多年輕的鄉鄰也這樣說:巴掌大的一個村子,地稀人還稠,還長出一座光禿禿的山,占了一大片地方!你說,平整整的一塊地,長啥不行,長湖,可以喂魚,長地,可以種莊稼,可是卻偏偏長出了一座光禿禿的山!側船山當然不懂我的心思,也聽不懂鄉親們的言語,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用它固有的姿勢,眺望這一方平原,守望著這一方鄉親,看滄海桑田,任人間冷暖,矗立千年!
? 側船山雖然天天出現在我面前,我卻常常地把它遺忘!它似乎也有被遺忘得理由:它生得矮,在平原上仰望,雖然看起來險峻、高大,卻實實在在高不過百米;它有些丑陋,像饅頭一樣鼓起,卻沒有饅頭一樣飽滿、光鮮,隨地鋪一片荒草,東一處西一處地崛起兩塊什么都不像的石頭,稀稀拉拉地爬兩棵歪脖子的灌木,來染綠它皺褶而蒼老的面孔;甚至,連鳥兒都不肯光顧它,飛累了,最多在上面歇歇腳,然后,張開翅膀,去尋覓另處!
? 村里的小伙伴曾多次去看過它,或在初夏的五月,小樹林里的野雞咕咕地叫響村莊,側船山上,葳蕤的野草肆意蔓延,映山紅星星點點,遠方,是一望無際綠色的稻田,清凌凌的小河蜿蜒流淌;或者是在深秋,山上舊時挖的戰壕便顯了出來,他們踏在戰壕溝里,學著紅軍戰士的摸樣,伸出拇指,“叭叭”地對著山下開著槍。村里的人,還攀登上它陡峭的山脊上,在上面采過藥,有人說,別看這山矮,荊棘叢生的,可這上面生的寶貝可不少,就有人在這山上,采摘過三七,挖過靈芝、青木香,甚至,還有人神乎其神地傳說:這山上,還有人形的何首烏,附近的陳家灣,就有一位姓陳的老者,五月端陽來此采藥,就見到何首烏變為一個五、六歲的孩童,在山坡奔跑,于是追逐那位孩童,即奔于瑪瑙石中,就突然不見了。
? 這沾染了仙氣的側船山,在奶奶的口中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說是古代有一巨商大賈,裝有一船藥草,經湖廣秋江而下,行至此處,船主向櫓夫們說:“伙計們,八百里洞庭好過,九磯頭快出口了,注意點。”話音剛落,不幸此地水流湍急,船身搖蕩,恰碰石磯而沉沒,即變成一山。這就是側船山的來歷。不僅如此,村里的教書先生也向我描述過這座山,別看它模樣不俊,但是古代,可是一處名山勝地,聞名遐邇。山上原有一座寺廟,稱“皇恩寺”,相傳為唐代貞觀時期唐太宗李世民所建。唐太宗登基后,為超度陣亡的將士,以慰英靈,特頒圣諭,令元帥尉遲恭督修,廟磚上刻了“唐尉遲恭督修”字樣,唐太宗李世民在湖廣(唐代稱淮南道)選擇名山勝地修建一百八十座寺廟,以尉與之共同打下大唐江山而流血死去的壯士英靈。因側船山險而不高,環境頗好,因而被唐太宗列入勝地之一,修建了寺廟,并以皇帝賜恩而得名。這皇恩寺,原本建造規模宏大,工程浩瀚,沿山路斜坡而上,兩旁林蔭大道,風景宜人,廟宇前后,蒼松翠柏,林木參天,掩映著古寺,古寺雄偉狀觀,常年香火旺盛,神靈有感之靈應馳名于漢、沔,縱橫百里,求神拜佛者絡繹不絕。后卻毀于大火,到清代乾隆時,第二次重修,可惜再也沒有以前勝景,現在,是連廟的影子也沒有了!
? 這是我向來不知道的,我不知道側船山有這樣美麗的風景,還這樣好玩,甚至,上面還長滿了稀奇古怪的寶貝。我也不知道,這光禿禿的山,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連皇帝也眷顧過它。我動了心思想去瞧瞧這山,想站在山頭,去眺望一下我住過的村莊,去看看村前那棵我無論爬也爬不上的楊樹,或者,在山上發現一兩棵人形的何首烏,將它吃下,變為神仙!可是我又轉念一下:這側船山不會飛、不會跑,它就就呆在村子的前面,離我的家也不過一里路的距離,人的一輩子那么漫長,我還能沒有時間去看它?
? 有這樣的念想,我便卯足勁兒的朝遠處的山親近!我喜歡爬離村子兩公里的鳳凰山,即使一個人,我也爬得歡喜,我在山坳里大喊大叫,山坳的那邊響起自己的回聲,對著我大聲喊叫。我也偷偷溜出來,約幾個伙伴兒,跑到離家五華里的栗山里去,在山上采栗子兒,回到家,把它串起來,做佛珠,或者挖一些黃土回來,捏成手槍兒,曬干,我拿著黃泥的手槍也覺得歡喜。我還去過縣城里的仙女山,在山上,我眺望著肩挨著肩,手牽著手的樓房,看著在天空盤旋的鴿子,打量著蛛網般的馬路上如螞蟻般爬行的人群,我也歡喜!我一次次地錯過側船山。小學的時候,在村小讀書,我有大把的機會去看它,可是沒去;我讀初中時,父母任我像小鳥一樣亂撲騰,我沒去看它。一個同學就住在山腳下,我甚至聞到了側船山草木的香味,聽到了山的呼吸和心跳,我也沒有去看它。
?那些時候,我是不知道風景在遠方這句話的,但是,我的所作所為,好像真的應驗了這句話。我忽視著身邊的側船山,忽視著這身邊的風景!
?十五歲哪年,我離開了村莊,把家安在它鄉,到我想去看看側船山的時候,它卻在遠離我幾百里的地方,成了遠方的風景!以后更是山水迢迢,我從北方飛到了南方,側船山與我山水迢迢,愈來愈遠,這熟悉的風景,卻只能化為夢景,在我心中縈繞!
?沒想到,人的一輩子這么短,近處卻變為遠方!
?沒想到,人的一輩子這么長,熟悉的卻變為陌生!
?也沒想,有些理兒,小時候不明白,但是,長大了明白了,可惜晚了!熟悉的側船山,我能一天爬幾趟的側船山,我卻再也沒機會去爬它了!
? 我曾今想去補救,回故鄉的時候,我動起了爬側船山的念頭,但是每一次都事與愿違,每一次,我只能與它兩兩相望,雖然,我們相隔的,僅僅是一公里的距離!但我知道,這一公里的距離,已經不是地里空間上的距離,而是夾雜著時間、混合著鄉情的距離!從村口到側船山的這一條路,還是原來的路,但已經不是原來的路,我能順著這條路去爬上一座山,但是我卻永遠走不回我的童年!
?記得那天的陽光正好,側船山在村口的正前方,靜穆如前,山上,荒草仍舊葳蕤茂盛,山下,翠綠的棉田一望無垠的,我靜靜地望著它,它也靜靜地望著我,那么地不偏不倚,一如從前!我向它大聲地呼喚,等待著山的那邊的回響,可是,我等了許久,什么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