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老師給大家講完了關于雞的成語,大家放學后還在熱烈的互相討論。小豬很著急的找到小狗,說“小狗小狗,明天早上你能到我家叫我起床,讓我跟你和小象一起鍛煉、學習嗎?”
“好啊,歡迎歡迎。剛剛小雞也說想跟我們一起呢,不過小雞說直接讓他爸爸早上練唱歌的時候叫他起床,然后來找我和小象,你如果也一起的話,那我們可以采用的花樣就更多,更有意思了”小狗興奮的說,他對自己的隊伍迅速壯大,感到非常高興。
第二天一大早,小雞就跑來找小狗,發現小象也已經準備好了。小狗說“昨天小豬也讓我叫上他,和咱們一起鍛煉去”。
“太好了!”小象和小雞蹦蹦跳跳的跟著小狗一起來到小豬家門口。
“小豬,小豬,快起床了”小狗一邊敲門,一邊叫道。
門開了,小豬的媽媽走出來,”小朋友們,你們這么早找小豬有什么事嗎?“
小狗就說了昨天小豬的要求。
“啊?小豬昨天晚上回家特別晚,說玩的太累了,今天早上讓我比平時再晚點叫他起床,他想多睡會,連早飯都不打算吃了!”小豬的媽媽跟大家說。
“那好吧,謝謝小豬媽媽,我們先去鍛煉了”小狗只好拉著小雞和小象,開始跑步了,他們三個在一起果然比只有小狗小象的時候更有趣。
結果這一天,小豬居然遲到了幾分鐘,山羊老師知道他和小雞昨天都想加入小狗的隊伍,所以感到很奇怪,”小豬,你不是應該今天跟小狗他們早起鍛煉嗎?怎么還會遲到?“
小豬紅著臉,抱歉的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昨天在小樹林里玩的太開心了,忘了跟小狗的約定。。。”
山羊老師很無奈“小豬啊,你一邊打算每天跟小狗他們早起鍛煉學習,一邊放學后拼命的玩導致沒法早起,這就是你的言行自相矛盾了。我正好今天給大家講講這個自相矛盾的故事。”
山羊老師說道“戰國時有個楚國商人,在街邊售賣兵器。他先拿起盾牌說‘我的盾牌很堅硬,用什么武器都沒有辦法破壞它“,然后又拿起自己的長矛,說道”我的矛非常銳利,什么東西都擋不住它“。旁邊的一個人就問這個商人,”你的矛和盾都這么好,那你用自己的矛,去刺你自己的盾,會怎么樣呢?“這個商人一聽就沒話說了。這就是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來歷,用來形容自己的言行互相不一致的情況。小豬你這次就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了”
小豬慚愧的低下了頭,“我知道自己錯了,小狗,明天再來叫我早起好嗎?我保證這次一定言行一致,不再干自相矛盾的蠢事了”
小朋友,我們生活中也不要犯小豬這種自相矛盾的錯誤,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