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灼顏

? 詩三百,思無邪,一杯千憂散,三杯萬事空。詩經(jīng)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中。那彼岸花旁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美的動人心腸,愁,愁得黯然離殤。

? ? 白居易有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桃花開得很晚,總待到其他的花都謝了,開得倦怠了,才盛開。好比歌宴后,麗人褪去濃妝 ,美得淡定心驚?!短邑病访鲗懪拥娜菝?,實贊女子的品行出眾。那女子,朱唇皓齒,美麗的容貌又承載著多少人的寄托于期望。自古以來,人們對女子的要求就不止于美貌而已。女子光有美貌是要受人質(zhì)疑的,多數(shù)時,人們認同一個好的品行更勝于外在。正因如此,齊宣王才會納鐘無鹽為王后。君子難當,美人又何易?

? 再美的女子也有終成人婦的一天。因為強烈的依附性,在古代,女子一旦到達婚配的年齡,對于尋求歸宿的問題就極為迫切。婚姻是女子最終的生存保障,除此之外似乎別無其他道路可以選擇。就是這樣的迫切,鑄成了男子的三妻四妾。棄婦,從這里走出。最令人欷歔的要數(shù)《衛(wèi)風,氓》,《氓》的悲劇今人也不用總結了,再說也不如白居易說得透徹“為君一日思,勿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那明眸美艷的女子,終是將一生情錯付了??v然我一生賢良淑德,也抵不過你的喜新厭舊。曾經(jīng)的信誓旦旦,而今的二三其德。那時載笑載言,都如煙般消散在婚姻的柴米油鹽里。似乎當初的集市初見,一開始便是一個錯誤。?

? 再看《紅樓夢》里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一開始就注定了兩人的悲慘命運。黛玉作《桃花行》嘆“桃花簾外開仍舊,簾內(nèi)人比桃花瘦”。盡顯黛玉的心思細膩以及多愁善感。清人方潤玉曾評價《氓》道:“此女始終總為情誤”。我看這句評價黛玉也實不為過?;ㄗ瞿c肚水作肌的女子,又怎能忍受與愛人分別,看他與她兒孫成群。最終黛玉淚枯而死。寶釵作《臨江仙》一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野心不掩,豪氣不減,何等壯哉。金簪本是光耀頭面的首飾,竟只能埋沒在雪地里。那燭燈搖曳下的女子,含淚執(zhí)筆。寶玉遠走看破紅塵,只留她一人獨守空閨,寶釵有錯嗎?她沒錯,錯的只是她不適合做寶玉的妻子,恨的也只是那不該有的金玉良緣。? ?

? 光陰流轉(zhuǎn),是蔣捷說得最美:“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眳s是禪宗女尼說得最驚喜:“近日尋春春不見,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觀笑望生,這一瞬間的離世,是下個輪回的轉(zhuǎn)世再來。那個時代的女子,一生如曇花一般,花開花落間,一生飄散。還有誰能記得那時的淚眼朦朧,不過是泯滅在時間的長河里罷了。彎彎月亮,又勾走了誰的愁腸,他想他的窈窕淑女,她思她的如意郎君??v然光陰錯付,但仍有那時的怦然心動,是歡喜,是悲涼,終是無言。? ?

? 都說女子生來微賤,這微賤的身軀最終也不能掙脫婚姻的枷鎖。說一句世俗得無可救藥的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对娊?jīng)》里的女子,有是多少葬送在錯誤的婚姻里?縱然我灼灼容顏,縱然我賢良一生,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只有癡心女子負心漢?!对娊?jīng)》是千年前古人幽幽的嘆息,那般古殤,用何來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論紅樓,莫漏紅樓女子;論紅樓女子,莫少“金陵十二釵”;論“金陵十二釵”,莫缺薛林二冠。 關于薛寶釵,其誠然是個出色...
    我的貓叫伍毫子閱讀 6,793評論 25 75
  • 變量 嵌套 &表示串聯(lián)選擇器 函數(shù)運算加減乘除 可以分辨出顏色和單位, 可以在復合屬性中進行運算 混合(可帶參數(shù)混...
    KeKeMars閱讀 440評論 0 0
  • 我害怕 在不知間 與選擇錯過 無處再尋 在時間的長河中 慢慢消失 找不到一絲殘留過的痕跡
    薇糖糖糖閱讀 22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