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徹夜難睡的失眠滋味,我還是更喜歡這種清晨早起的靜謐。
窗外,依舊是一片寂靜,天色未亮,只看到對面樓上幾盞燈,固執而溫柔地等待在那里……
或許,當天光乍曉時,會有很多人整裝待發,也有很多人歸心似箭,每個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時間在路上。
以前小學生有一篇課文,是講植物媽媽有各種辦法傳播種子,開頭兩句是“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離開媽媽,四海為家。”小時候,好喜歡“四海為家”這個詞,最羨慕的就是課文里的蒲公英,心里覺得她乘著白色的降落傘,飄飄悠悠地飛去遠方的樣子夢幻又浪漫。
那時候,還不流行“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樣的話,可是這個想法,哪一個孩子沒有呢?
小的時候,在書本里、電視里窺探著這個世界,長大了,就想用雙腳去走那些想走的路,看自己向往已久的風景。
只是,蟄居在家時經常會看著遠處的天空想象著遠游在外的自在,漂泊在外時又會時常懷念靜守在家時的踏實安詳,所以,才有了這不斷的聚聚散散,來來往往。
有人會說,有多少漂泊情非得已,有多少流浪不由自主,是啊,不是所有的奔波都能被當作一場旅行,生活,總有那么多的不可控的壓力。
所以,不論身在哪里,帶著自己的心,是何等的重要。
學會追隨自己的內心,才能有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能力。
曾經也一直認為自己長大了,在追逐的途上風風火火,以為是離夢想越來越近,最終卻發現離幸福越來越遠。有一天,停住了腳步,才懂得,守住初心那么難,卻又那么重要。
身體和靈魂在同一條路上,我們才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遇見最好的自己”這幾個字,沒有別的,就是喜歡,現在想來,大概那是心底里最迫切的心愿和最美好的愿景,當自己的身體遇見了自己的心靈,那應該才是最好的自己。
我們總把新年作為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對于未來有太多的祝福和希望,所以有時候我們怕過年又盼著過年,因為總覺得年像一個句點,可以讓我們人生的篇章另起一行。
如果此時,你在整理行囊,記得一定要檢查一下,出發時是否帶著的是自己的初心?
只有帶著自己的心,遠游在外,才能把要去的地方變成自己的家,成為自己身心都可以安放的地方。
“此心安處是吾鄉”。
新的一年里,愿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