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洪
01.
十一黃金周,一則【父親不坐一等座,惟恐小孩吵鬧擾民】的新聞在微博上被各種新聞大號轉載。
圖中的父親持有一等座車票,卻全程蹲在車廂連接處,陪兩個孩子玩耍。這位父親表示:“孩子頑皮,怕影響別人。”這一簡單的舉動,溫暖了很多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過太多自私、不文明的現象,所以,這位父親通過小細節表達出的善意,這種有教養的行為才更讓我們感動。
02.
最近兩年,共享單車迅速占領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看清了很多人的素質。上私鎖、刮二維碼、卸零件的情況越演越烈,前段時間又發現很多車座上面扎著大頭針。
我有個同事H,每天騎單車上下班。
某天,在群里收到H的求助,一張被刮了一半的單車車號,并附消息:家門口只有一輛共享單車,二維碼被刮花,此為車號,大家幫忙猜一下。
群里瞬間炸開鍋,在大家的幫助下,通過沒有刮干凈的痕跡,最終猜對了單車車號,H也順利騎到單車來上班。
猜對車號之后,我們除了當時有一點成就感,很快就把這件事情遺忘了。之后在群里,還是偶爾會收到H發過來的破損車號的圖片,我們也只是邊同情H運氣差,邊當作考眼力的猜謎游戲,并沒有更深的思考。
直到有一天,H在收拾背包的時候遺落了一只簽字筆,在還給她的時候我隨便問了一句:“天天裝支簽字筆干嘛?”
H告訴我,第一次猜對被刮花車號的單車之后,她就覺得可以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每次遇到被刮花車號的單車,都會試著猜一下。如果猜對了,就會用簽字筆把數字補上去。
“雖然我能做的并不多,但每補上一個車號,就有一輛單車能被更多的人使用到。”H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她的頭頂有光環。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我之后在評價她時,首先想到的詞就是“有教養”。
03.
幾年前和別人合租的時候,同屋有一個室友T。
有段時間我長期上小夜班,凌晨四點左右開始睡覺。而室友T上白班,早上六點多起床。T知道我睡眠質量比較差,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從來不會發出聲響,臥室的燈也不開,拿好衣服到衛生間里面換。
然而,我總是在七點多的時候被隔壁室友起床的動靜吵醒,協商多次無果。后來,我就告訴T不用那么小心,反正我也是會被吵醒的。T卻說:“我輕一點你起碼可以多睡一會。”
04.
之前看過一句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是最好的教養。羅曼·羅蘭也說過: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
教養,往往都是從一些小細節體現出來的。有教養的人懂禮貌,為人寬厚、大度,即使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也嚴于律己,做著方便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