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一次制作的思維導圖,供自己觀看。
《死神的賬單》來自一個三分鐘左右的短視頻。
視頻鏈接: ?死神的賬單 三分鐘視頻
死神: ?真可惜,世人怎么都這樣,總等不到我動手,就后悔得…………死了?。。?!
一、再給我一分鐘
1.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What Can you do in a minute”(一分鐘能做多少事),美國管理學專家在黑板上寫下這兩行字后,臺下的管理人員們竊竊私語片刻,然后紛紛舉手發言:
一分鐘可以快速閱讀一篇五六百字的美文。 ? 如果是瀏覽報紙,完全可以瀏覽一份四十多版的日報,看看新聞標題,便對大小事了然于心。 一分鐘用來打字的話,可以打上百個字。我們部里的文秘平均一分鐘可以打150個字,我當過記者,手寫字很快,一分鐘可以寫七十多個字。 我喜歡看廣告,一分鐘可以欣賞5到10個精彩的廣告短片。 一分鐘跑400米沒問題,如果用來做仰臥起坐,一分鐘可做二十多個,讓人渾身舒暢。
2.一分鐘的生理
正常成年人心臟一分鐘跳動60-100次;呼吸16-18次;一分鐘能走路110步,平均步幅65cm(我),大概能走75米!
3.我的一分鐘
一分鐘能打75個字;能追上公交車;能拍上好幾張照片;
一分鐘能笑能哭::>_<::;能給家人打一個電話;能讓我與你相見相識;能寫點東西記錄思考;
一分鐘我能斗志昂揚,也能失魂落魄;
視頻里,講述了當死神來到身邊,危重的病人向死神祈求“再給我一分鐘”,他說要去欣賞天和地,要去欣賞一朵花的開放與關閉,要去想親人朋友。
可是,曾經一天里,24小時,1440分鐘,除去8小時睡覺,剩下的960分鐘,你又是否做過什么不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我們常常是等待最后一刻,才來后悔,卻從未珍惜過時間。
二、罪狀
——浪費的時間去了哪里?
如果我們有時間責怪別人,抱怨生活,我們是否應該積極主動去承擔起責任來?作為子女,你是父母的唯一;作為妻子,你是丈夫的唯一;作為母親,作為父親,你是孩子的唯一;少了你,他們的胸口像缺少了什么,永遠不會完整。我們要承擔起作為子女的責任,贍養父母,掙錢養家;作為丈夫、父親,我們要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地。我們需要去拼搏奮斗,而不是抱怨。
如果我們有時間在工作時間跟別人閑聊,說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八卦東八卦西;還特別手賤地刷了一天的微博、淘寶、朋友圈、訂閱號……;怎么就沒有時間來干點有意義的事情呢?我的生活很單調,有空能做的事只想到躺在床上閱讀一本書或去書店被熏陶一番;是不是生活得太單調乏味,才讓我們隨波逐流?年紀輕輕的生活應該多姿多彩,那豐富的生活我該做什么呢?(有推薦嗎?新鮮事)。如果有一天,死神的賬單來臨了,我不愿意看到我的回憶里只有三點一線的生活??!讀書時,課室——飯堂——宿舍;工作時,出租屋——公司——飯堂(快餐店),每天上下班搭公交地鐵; 想想這個場景,就像卓別林的那個黑白電影里,流水線上的工人,麻木干活,扭螺絲成為機械性的工作。這,多么可怕!
三、讓我驚訝的一句話
三分鐘的視頻里,最讓我驚訝的一句話就是: 你參加了無數長無所用心、懶散昏睡的會,此后,你主持了類似的會,讓更多的人和你一樣,睡眠超標,整整遠多于20年!(注:60年,1/3時間睡覺,即20年)
我被驚訝的原因是,如同一個故事: ?那一年上學時,我可恨老師講課了,沒點水平,聲音簡直比催眠曲還有效,一聽就睡下了。很多年以后,我成為了老師,課堂上,我的學生們,一到上了就昏昏欲睡,下課鈴一響卻精神奕奕。
是呀,最后,我們居然成為了自己討厭的人!
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為別人創造價值,還浪費了別人的時間,這該反?。?/p>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 魯迅
ps:總感覺這里有一個核心思想,我沒有找出來,描述得太淺薄了,道理誰都懂!得繼續修正!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好,我是茶艾,在這個系列——《100副思維導圖》里,
我的目標是,至少一周發一副思維導圖,資源來源包括: 一篇文章、一個短視頻、一本書、TED……暫且如此。
1.原則(五萬英尺):輕松愉快,這是我的興趣愛好!精益求精,不斷修正完善。
2.愿景(四萬英尺):兩年內,我的思維導圖,讓別人能快速地了解到相關信息,清晰明了的框架,與他人分享,對別人產生價值。
3.目標(三英萬):一周至少畫出一副思維導圖,兩年內,畫出100副思維導圖,首先是自己能看懂,再細化相關細節,包括顏色,排版等等。
4.責任范圍(兩萬英尺): 堅守承諾,說到做到。對讀者大人負責,努力完善自己制作思維導圖的能力。
5.任務: 每周日,找一小時的時間把短視頻的內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再用別的時間寫點東西,并不斷修正。
6.下一步行動(跑道): 周日寫,經過周一到五的修正,周六發布文章!
注意:平時刷文章或微博時,需收藏好的資源,資源很重要!暫時前面日子不會資源短缺,后面需防備!差點忘了還有TED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