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題是一直以來想寫的。也是為了幫助絕大多數練字者從錯誤的原始業余認知里面脫離出來,真正的專業入門到以質量為主的練字階段里面。
在知乎平臺上最常見的就是那種不懂裝懂的業余練字者,自己字沒練成不說,還喜歡裝逼講一些口水理論或者瞎引導別人的理論去引人入坑,并且沒有最基本的自知能力,這是非常糟糕的一種現象。所以當我們專業入了門之后,再去知乎上看練字版塊相關問題時,你就會發現很多人的發言是相當可笑的。有些人在衛生紙上展示自己的字,還煞有介事的介紹經驗說“慢慢寫就好看了!因為你要輕輕的寫不能太用力!”,有人說你寫完要先放幾天,過幾天再來看你就能發現哪里不好看了(憑想象學習的代表),有人說你要多看古代法帖,看得多了自然有感覺自然審美正確了,練字審美正確了一切都好辦(偽書法審美派),有人炫耀在學校時自己從書包里掏出狼毫小楷來寫作業,“老師都看呆了”(裝逼成癮),有人稱現代人寫的字都沒逼格沒內涵,并且揚言要燒田英章吳玉生等現代書法家的字帖,并且蔑稱為田X章(極其幼稚的自我吹捧和瞎引導,并且極其不尊重老師,典型的劣徒),諸如此類種種拙劣表現,無一不是令人曬笑的,這些其實都是不懂裝懂的典型表現。
凡是聽過我培訓第一課的初學者,他(她)對寫字的認知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因為我不是以“好看”“練得象了就成了”“模仿=練字”這樣的學習邏輯去引導業余初學者練字的,這跟平臺上的那些大量“熱心網友”有著本質區別。
我早期(2015-2017年)的知乎文章里面也有一些理論是錯誤的,后面隨著我培訓事業進程的不斷發展,我也不斷的在調整自己的認知,比如說“考試字體”一說,前兩年我還寫文章覺得楷書去考試最為保險,但后面我通過實測得出基本結論:楷書寫得再快也肯定比不上行書的平均速度,所以我更新了自己的理念輸出,我提出“沒有所謂的考試字體,只有行書和楷書,而考研這種很大書寫量的考試,用楷書是寫不完的,所以只有用行書或者行楷。”,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結合現實情況做的更正,以防更多人被誤導。我一向注意網上的言論輸出影響,不會象那些自己字都沒練成卻什么都敢講也自以為正確的人那樣缺乏社會責任感。
象練字一定要有質量意識,也是2017年下半年經歷三年的不斷學習研究總結之后才真正輸出到位的意識,因為之前都還在講【實用體】,也還在講“練字目標是一手成熟到位的字體”這樣相對模糊的理論,而沒有真正最終定位于行書這種專業字體分類,并且還沒有最終提出質量定位。是之后通過在培訓進程中不斷自我學習和調整,最終才確定理論基調為“實用硬筆行書寫字要以質量為主為先,兼顧實用和審美”和“寫字的基本審美是規范標準工整清楚”的,并且確立了自己一套完備的質量標準體系。所以我也不是天生就會當老師的,我作為老師這個職業的初學者,也是通過自學成長起來的。但我貴在反復測試不斷堅持調整不會固化自己,你們練字也應當有這樣的行為意識。
象我練素描一樣,我現在是完全自學狀態,在網上東看一點西看一點,然后拼湊起來,現在總算打形有點樣子了,但還是有時準有時不準,就是方法還不可靠。我也沒有放棄,還一直在摸索中,有時候畫出一張好的成品,我會迫不及待發到抖音上去,雖然沒多少人看,但我自己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特別是當畫的素描得到被畫者本人過來看了并且點贊和評論“謝謝”,那真的會感覺沒有白畫。
但我深知自己功力還非常淺,我也知道畫的這些其實是業余愛好行為,彩鉛不會、速寫不會、色彩不會,馬克筆不會。。。。有太多技能我不會的。而且在素描這一塊其實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素描,只能算是有點象素描的鉛筆畫而已,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我為什么不去找專業人士請教報班學習,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平時培訓工作家務還有設計兼職比較忙,沒辦法一心一意去專門學習,既然沒這個時間和精力條件,也就只能平時花個一個多小時畫著玩一玩。我還是清楚自己的學習階段的。
但這個未嘗不可,我也不是強求大家一定都要來我這里專業入門培訓,業余自學買本字帖自己練的人口基數可是我現在學員人數的幾千幾萬倍,隨便三五百萬人是肯定有的。全國那么多成年人那么多學生。我一個人哪里教得過來?!除非未來自己真的創業搞一個什么連鎖品牌,實現批量化培訓,那倒是有可能培訓學員人數呈幾何級增長。但現在條件有限還無法實現。因為現在結業人數太少了!五百人里面五十人都達不到。網絡培訓的缺陷還是有的。我也一直還在努力。
象這寫字一樣,我只敢說自己是專業中級,遠不到專業高級。書法更是完全沒有入門,對于那些現代書法家,我是絕不會用田X章或者吳XX這樣不尊重前輩的稱呼的,我非常有自知之明。這些人無一不是古今兼修功力深厚的,是實打實的現代一線書法家,象田英章先生,他如今身家已達十億級別。龐中華先生雖然我在第一課直播里面多次分析過他的字,說他的字存在結構基準和筆勢兩大問題,但我只局限于我的學員里面去教學,我不會專門寫信給龐中華先生不客氣的去指出他的錯誤。我沒這個資格。我只希望慢慢積累,辦好我的寫字培訓就行了。不要節外生枝。因為我沒那個書法底氣。
以上都是一些閑話,接下來我要講的是今天本篇的主題:練字是練得看著象字帖上的字了就成了嗎?
首先以我的學員里面來看,凡是上過第一節課,有幫他(她)們分析每個人自己的原始字體問題的,基本上不會這樣認知,因為我們的第一課就明確告訴每一位學員,專業入門后,你可以基本達到兩秒鐘分析出任何一個字的質量,這是可以通過訓練達到的。而不是你自己自我認定象了就練成了的,我們是有明確可行的質量驗收標準的。也就是我們的【總形1項+分形5項】共6項的質量分析,每一項都有分值標準。總的100分來講,總形是40分,是大題分,分形5項分別是【比例20分,筆劃10分,位置10分,筆勢10分,中心線10分】,合計60分。一個字不是總形不對就自動60分的,還要繼續分析分形5項,直到全部六項都分析一輪才行。而且這個分析必須建立在【忠于原字】的基礎上進行。你不能自己憑空感覺亂分析。必須要有原字依據。
所以我的練字培訓完全不會出現“練字是練得看著象字帖上的字了就成了”這樣業余的引導理念的。看著象只是初學者不靠譜的自我感覺,有些人沒有經過專業入門培訓,他平時就是買字帖自己練的,然后一頁紙寫上五十個一樣的字,有時候前后兩個字明明一樣的問題,他也會感覺后面寫的一個字比前一個“好看”。其實就是一種錯覺,因為他自學意識就是要怎么樣把字搞得好看一點。但沒有方法,也沒有系統學習,質量體系意識為0,因為他(她)們是不知道練字還有質量的,就只能憑自己不靠譜的感覺在那里大量長時間的“抄字”。沒辦法也沒有系統學習。這是非常非常浪費時間的,這樣練字的人口基數在百萬人以上。是非常龐大的一個初學者群體。
練字是一定有質量檢驗標準的。這個是由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所決定的,哪個行業哪種學問不要質量?在校學習可以不考試嗎?在社會上從事任何行業都要有質量意識,寫字也一樣,是不能用“審美”這樣主觀感覺的東西去搪塞敷衍的。必須要有質量意識。而且這個檢驗只能由專業人士進行,也就是說平時你的練字作業只能老師打勾,你自己是不能打勾自我認定的(其實你想想你在學校里考試是不是這樣的?考試時你只能盡量檢查錯誤,沒有可能讓你自己自主批改的,換句話說你是沒有打分權的,只有老師才有這個資格。)你只能學習如何找出練字錯誤的方法,通過【自查】這樣的方法去自我檢驗。提高自己的眼力和控筆能力。但并不代表著練字方法不能獨立掌握,通過幾十輪的訓練,你們初學者完全可以獨立掌握,只是說掌握能力水準高低的問題,有時候我一兩秒鐘掃一眼你們的作業,就能發現多處自查遺漏,
這個跟我以前從事室內設計專業工作習慣了這樣的要求有一定關系,因為設計畫圖就是長期在訓練這種橫平豎直的尺寸控制。要求尺寸控制要相當準確。有時候石材開料圖你少畫了0.5cm,一排石材幾十塊上百塊并列排過去,到最后的總長誤差就大了去了!全部石材都會作廢的,那個損失是以萬元為單位的,是我們普通從業者不能承受的。
所以對于練字這種準確級別來講設計上當然要更精準得多,但我們不能錯誤的理解成練字也要講絕對精確,比如橫筆劃上斜要固定角度,總形要大小寫到完全一樣。這樣理解是錯誤的。象長方扁這樣的肉眼可見的形態區別,是練字必須具備的基本眼力。有些學員實在是對總形缺乏判斷,我就會教他(她)用兩腳規去卡長邊,然后再轉90度卡短邊,這樣就知道是方是不方了。但這只能是權宜之計,最終你還是要練就合格的眼力的。你不能以后寫字還要帶個兩腳規去卡質量吧?就象你以后寫字也不可能寫完就去一個一個畫總形框吧?那就是完全沒有訓練過眼力的體現。雖然比業余初學者是好一些,起碼知道練字是有質量的,并且知道如何去判斷質量,但離真正靈活運用還差得太遠。
我的眼力經過長期批改訓練,現在是可以按秒來算的,一眼掃過去一秒鐘可以判斷一個字的總形,這個是可以練出來的。否則那些大國工匠以微米為眼力單位的神一般的事跡,包括以前我們聽說過一抓準(就是抓一把糖果去秤重能跟客戶要求基本分毫不差)之類的事跡豈不是瞎編造出來的?所以說明人類是可以通過行為訓練達到一定精度的質量判斷的。這個判斷機制很復雜,但事實上你要認知確實存在這樣的能力。你們要多練,要相信這樣的能力是可以基本練出來的,不要求你一秒判斷,你十秒鐘能判斷也行呀!不是快就是更好,而是要基本準確基本到位。
就象羽毛球運動員定點扣殺定點發球,足球運動員遠距離定點射門。。。這些種種人類行為,無一不在證明質量的超高境界,而判斷一個橫平豎直四邊框是長是方是扁,這個說實話小學生都能做得到,只要眼睛視力和感知能力沒有問題。都能基本做到。我們的自查本質上就是觀察對比力的訓練。而不是不畫框就判斷不出這樣的邏輯去應付。那樣肯定是不對的。
借用一句臺詞:練字,不是象你們這樣練的!!
我的公眾號:QXZLG2017SYT,歡迎關注!本培訓區別于傳統書法和硬筆書法。只專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大量書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