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專注高效的學習,那就去豐富自己找到自己。

圖片發自網絡

文/卉之心

很多學生都想要專注的高效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大部分學生都找錯了方向,他們屏蔽了生活,拋開了自己,試圖壓抑掉正常的心理需求,拒絕掉精神所需的養料,以單薄的自己想要從別人身上獲取學習的動力以求高效,結果事倍功半。

高一的小茜是重點班的學生,家庭條件不好,特別想通過學習讓爸媽過上好日子。她幾乎把全部的精力與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她覺得只有在學習上跑到了同學的前面,才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總想看身邊的同學,怕同學發現不敢正視,于是總拿余光偷偷的瞄。

剛開始她特別留意別人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別人學的是不是自己還沒掌握的?別人是不是已經超過了我等等,后來發展到只要課堂上別人先她回答了問題,她就控制不住的去看這個同學;如果哪個同學的知識面廣,回答了她不知道的問題,她就去注意這個同學;課堂上哪個同學全神貫注地在聽課,她就去關注這個同學;考場上只要聽到別人翻試卷的聲音,她就會用余光去瞄這個同學;自習課上有同學很專注的做題,她就會去注視這個同學……

凡是自己當下沒做到的,讓別人做到了,她就用余光看同學。現在每節課基本都在不能自制的看別人,根本集中不了精力聽課,她現在非常討厭自己的這種行為,但又無法控制,成績排名由全年級三十幾名降到了一百多名。

小茜從小只關注學習,基本上不參加學校的其它活動,也較少與同學交往,課外閱讀也很有限,在家沒有時間與父母交流。盡管表達能力很好,她還是在有意控制自己,她只想把精力與時間用在學習上,因此她的思維維度與認知范圍已受到很大限制,情緒情感的發展有些固著與退行,在她身上除了趕超別人似乎再找不到其它的內容。

由于以上原因,小茜成長的方向出現了偏差,她把自己的安全感與成就感建立在超越別人,把學習動力與目標建立在與別人的攀比與競爭,這種來自外部的價值判斷往往受別人牽制,自己不可把控,所以常常因失控而心生恐懼,內心的不安促使她經常偷偷的觀察別人,以便掌握別人的學習程度,好讓自己能趕超他們。

于是她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都放在了別人身上,卻無法了解或阻止別人掌握的內容與學習進度,自己的功課卻越來越差,人也越來越焦慮,越焦慮越注意,越注意越焦慮,就這樣進入了強迫性的死循環而不能自拔。


圖片發自網絡

人是通過書籍、交往、活動、旅行、互聯網等途徑,吸收著各類知識,體驗著各種文化,接觸著不同的人群,攝入著大量信息,感受著豐富的情感。我們的大腦會把這些體驗、知識、信息整合,構建正確的三觀,形成自己的思想,擁有獨立的精神。這樣的人情感豐富,思維敏捷,認知深刻,領悟力強。由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人就有了自我的判斷,并不斷地向內探究,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天賦潛能,開始活出自己,展示自己的價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學習活動,這些人文素養還會遷移到學習中去,使人的心靈充實,自信滿滿,學習變得專注而高效。

1. 找到自己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閉上眼睛深呼吸,將右手放在左胸口,聆聽心的聲音。

心很累也很辛苦,你已經離開自己的心很久了,你無視衪的存在,你貶低衪,懷疑衪,拋棄衪,讓衪變得一無是處,衪很委屈,也很無助,沒有人能真正走近衪、了解衪、撫慰衪,就連你自己都棄衪而去,衪已經無力陪你繼續前行。

你的眼里只有別人,你總是看到別人的優勢,你總是貪婪地想得到所有人的長處,卻忘記了感恩自己的擁有,你讓自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心才躁動不安,空虛焦慮,四處漂泊,到處流浪。

心在呼喚你的回歸,回來找到你自己,讓你看看自己也是上天的禮物,有豐富的寶藏,有獨特的個性,有擅長的領域,有自己的喜好,只要關照自己,安排好每天的學習計劃,重視自己每天學習的過程,感恩每天的付出,接納自己不可控制的考試結果,按著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努力,就能讓心寧靜。

2.成為自己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自從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你就和別人不一樣,就像自然界的每一顆植物,各有風采,唯有成為自己才無愧上天的恩賜。

把自己活到極致,那便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便是體現了最大的價值與意義。

讓自己成為自己,你也就放下了他人,允許他人成為自己,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己,也就成就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因你和他的存在而精彩。

3. 活出自己。

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那就是沒有太多的防御與掩飾,也沒有過多的壓抑與控制,那個很樸素真實的自己就會出來,勇敢地彰顯真實的自己,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哦~原來自己是那么聰明,記憶力好,反應快,數理邏輯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都很強,英語口語也很棒,口才很好,擅長表達,理解力也很好,判斷分析能力都很強等等。

真實的你就是這么厲害!就像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所說:我們最深的恐懼,并非匱乏和黑暗,而是我們不可估量的能力,是我們內心的光明。

保持自己的個性,堅定自己的夢想,堅守自己的原則,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優勢,擁有更多優勢的自己就是一道光,照亮你的心,溫暖身邊的人。

心快樂了,你的方向就對了;心溫暖了,你就有力量了;心安靜了,你的學習就專注了;心豐盛了,你的效率就高了。

只有豐富自己,才能讓心強大,散發光彩,吸引自己回歸,找到自我,愛上自己。

讓心回家,給靈魂一個歸宿,學習與工作才能變得專注而高效。

建議中學生在每天或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瀏覽各類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信息,若有條件可利用假期去異地體驗不同的民俗文化,發展自己的愛好,熱愛某項專長。

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嘗試不同的領域,體驗不同的情緒。盡可能的開放自己,主動與同學老師交往,放下防御,打開心門,推倒心墻,讓心呼吸,讓愛流動,強健心靈,抒發情感,表達觀點,共鳴共享,始終保持一顆靈動鮮活的心。

心豐盛了,我們才能被自己吸引,回歸找到自己,成為自己,活出自己,從而激活內在能量,調動內在潛能,朝著自己的夢想前行。


圖片發自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