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圣賢同行——追尋信仰和大愛

身為一個90后來說,有時候面對學業、工作和未來感到很迷茫、無力和焦慮。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問題,這其實影射出了整個中國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問題。

跟德法師傅學習道德經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尋找一個信仰,擁有一個在未來不被社會浮躁誘惑的強大內心。

這幾天學習道德經我內心經歷了枯躁,困惑和不解再到敬畏老祖宗智慧的過程,同時同朋的經歷分享,讓國學課變得有趣生動起來。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



在學習《道德經》時,我腦海里總是會浮現三個金燦燦的字“清凈心”。道德經本身就是誕生于兵荒馬亂和民不聊生的時代,它必定起到了安撫人心的力量。而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也不無道理。

那如何修得“清靜心”呢?道德經給出了答案:少私寡欲,見素抱樸。

而我覺得修煉清凈心有兩點:

1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2心存大愛利他之愿


可見老子很早就發現這樣的人心規律,當你格局很小時,整天為名為利為個人私欲時,內心煩惱和痛苦肯定是相隨的。為私欲的人能快樂嗎?

而當你是為了家庭,為了他人,為了自己利益眾生理想時,你就走在了“天道”上。人有善愿,天必從之。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偉大的企業他們背后都有個很偉大的使命。比如阿里巴巴,他的使命和公司愿景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可以說這樣的公司能不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巨頭嗎?


晨練八段錦

我們同修當中有信天主教70多歲王奶奶,有教育培訓行業的張老師及付兄,他們都有顆大愛和付出之心。

記得第一天晚上上課時,蚊子很多,咬得防不勝防。當時我就想明天得帶個蚊香回過來,但我只是想到卻沒有做到

第二天,張老師就把蚊香帶到了教室,讓整個教室變得安全舒服起來了。

張老師幾乎五天時間每節課后,他都為我們端茶倒水的,課程期間還特地到外面買來一袋零食過來。一個老師,一個教育培訓的主任,能放下時間作為學生過來學習,并且關心周圍的同修,真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榜樣。


王老師感悟分享


王奶奶是一個有學習精神的知性女士。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信仰和大愛的力量。

她其實之前是一個癌病患者,動了好幾次手術,但是在信仰和樂觀的心態下,她克服了這種“不治之病”。并且在身怎么好,一天要上三四次廁所的不良情況下,和我們一樣堅持坐在教室8個鐘頭的學習。


紅色圍巾王奶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性格直接可愛的董大姐一開始對婆婆和老公關系問題上的痛恨和咬牙切齒的針峰相對,到為了整個家庭可以慢慢一步步改變的信念轉變。我知道人的信念是可以轉變的,人心是向善的。這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盡管我們身邊有再多的傷害,但為了整個家庭,為了自己的幸福。只要我們放下那些恨,我相信我們只要自己改變了,通過一些落地的實踐和技巧,一些都會因你“境由心轉”。

我眼中的 德法師傅


德法師傅授課


德法師傅一開始講課的方式,著實讓我有點小難過。他在解釋《道德經智慧應用課》經文時,解釋方式有點迂慢無味,加上自己沒有太多的經驗感悟,讓我生起了對《道德經》的批判性思維(這是什么鬼東東)。

但師傅一天站在講臺上8個多鐘頭的大愛的分享,講到經歷之處顯示的清靜無為心境,讓我們內心生起一股敬佩之情:“果仁者,人多畏…”

因為內心的無私和大愛,師傅對任何人事物充滿包容,無為和清靜。

記得師傅分享了一個和愛人家常的故事,愛人有天因為老師工作原因發脾氣說:你這人出門怎么不被車子撞死了!師傅覺察到了愛人生氣的原因,化解道:可惜,車子就是不想撞我!

這種包容正是建立他懂妻子的內心,而不是被表面情緒所帶動。(師傅年輕時肯定是撩妹高手呀)

如果你覺得師傅是個老好人。不,他愛老婆同時也有自己原則。有天他看見愛人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存在著錯誤,他生氣地對妻子教導了起來,并摔們而出(對事不對人)

一場關于婚戀地討論




當晚上師傅講到了“夫妻之道”時,大姐們婚戀討論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 。

曹師傅認為兩個人在一起并走下去有兩點:

1前提:雙方性格合得來并愿意為對方付出一輩子。

2雙方要不斷地磨合和成長。




講到婚戀,王奶奶的做法讓我很是驚訝和敬佩,王奶奶是信仰天主教的,她的智慧是來自從小受到宗教教育。天主教認為兩個人一旦結婚了,就不允許離婚了(因為圣經的典故里:女性伴侶是從男性心窩處的肋骨造就,是不能拆分的)

所以奶奶對于結婚這件事看得很神圣和謹慎。她就跟自己的愛人說過,要和我結婚可以,但你不要看到我現在是一朵花很漂亮,我也有刺。你要能看到我的缺點并且彼此包容。

在奶奶和愛人結為夫妻時便約法三章:

1要彼此包容對方缺點,雙方共同成長

2在小孩面前我們決不允許吵架

“約法三章”其實是在婚戀關系上非常實用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