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重量》是偵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心之罪”(crimes of the heart)系列作品之一。1930年,阿加莎以Mary Westmacott之名發表了此系列的第一本小說,而發表于1956年《愛的重量》則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據阿加莎女兒言,這個系列的作品并非一般認知的“愛情故事”,亦無喜劇收場,它們闡述的是某些破壞力最強、最激烈的愛的形式。
摘自原文“特別收錄”部分:《愛的重量》寫的是一個女孩對妹妹的癡守及由恨轉愛的故事,而故事中的“重量”,即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所造成的負擔。
全書分為序幕、“勞拉——1929”、“雪莉——1946”、“盧埃林——1956”、“一如初始——1956”共五個部分,序幕是針對于“勞拉”部分一個特定場景的詳細描述,所以今天我們只來談談后面幾部分。雖然全書均是以第三人稱敘述,遵循時間順序,但是每個部分的主角不同,讓我們能夠更加方便地從各個人物的角度來看待這份帶有重量的“愛”。
施動者:勞拉
勞拉是家中的二女兒,在父母和仆人的眼里“矮小、蒼白、無趣”的她遠遠不如哥哥查爾斯優秀,只可惜查爾斯由于骨髓灰質炎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在此之后,一直備受冷落的勞拉天真地以為自己會成為父母“唯一僅有的寶貝”,然而,妹妹雪莉的出生把她打回了無情的現實,她終究又變成了那個“小透明”,于是年幼的勞拉便祈求上帝帶走雪莉。家中患有癲癇的奶媽發病引發了一場大火,在這緊要關頭,一直希望妹妹死去的勞拉卻穿過熊熊烈火拼死救出了雪莉。大火仿佛預示著勞拉的重生,她發誓自己永遠不會讓雪莉受到傷害,一輩子都要照顧她。
被動者:雪莉
雪莉三歲的時候,父母乘坐的飛機失事,勞拉從此便像母親一樣帶大了她。年輕帥氣的亨利闖入了姐妹倆的生活,他一心想與雪莉盡快成婚,勞拉卻生怕他不能承擔起照顧雪莉的重任。但同時,勞拉又生怕自己對妹妹的占有欲會毀掉雪莉的幸福,所以她便準許了二人的婚事?;楹笕氩环蟪龅纳钭屟├驖u漸看清“美好愛情”下冰冷的現實世界,她一次又一次原諒著丈夫的不忠。旅行家理查德的出現讓雪莉想要逃離現在的一切,他給予自己的愛、關心與溫柔遠比亨利要多,但是雪莉還是認為亨利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她,所以最終選擇回到丈夫的身邊。亨利因為骨髓灰質炎變成了一個處處需要人照顧的殘疾人,雪莉把他當做了自己唯一的生活重心,可換來的卻是亨利的暴躁對待。勞拉看著這一切十分自責,她相信現在的雪莉是痛苦的,因為當時的自己為了展現自己沒有占有欲,親手把雪莉推進了火坑。
旁觀者:盧埃林
盧埃林在一個海島上認識了雪莉和理查德,此時的他們已經結為夫妻。理查德深愛著雪莉,盡可能地給她最好的一切,卻不知雪莉表面看上去生活安逸,卻一直酗酒來麻痹自己的情感。盧埃林從雪莉那里了解到,她是愛著亨利的,即使她認清了亨利迷人開朗的外表下,自私粗暴的本質,她“也寧愿不快樂地守著他,而不愿過著沒有他的靜好歲月”,雪莉曾經有機會離開亨利,離開這段婚姻,但是她從不后悔自己留下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
一如初始
盧埃林來到英國尋找勞拉并告訴了她雪莉的死訊,他想與勞拉成婚??墒莿诶瓍s拒絕了。盧埃林詢問為何她致力于行善終身,勞拉終于倒出了自己的秘密——她故意喂了亨利雙倍的藥量從而導致了他的死亡。勞拉不想讓雪莉一輩子忍受亨利的自私與壞脾氣,她不能看著雪莉一生被踐踏,她想讓自己的妹妹自由。勞拉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之情,來到了一個兒童基金會用盡自己的全力幫助這些痛苦的孩子們。此時,盧埃林也說出了雪莉死亡的真正原因,她無法承受被過度呵護的日子,所以喝酒逃避,醉酒時不幸被車子軋過。他還告訴勞拉,雪莉為勞拉的罪付出了代價,現在的勞拉應該不再只想著贖罪,而要學會向前看。勞拉接受了盧埃林的求愛,終于,在這一生中,她第一次體會到了從童年時就一直渴求的愛,以及何謂“愛的重量”。
當愛落入“自卑”之手,該如何才能加以救贖?
在這本書中,“愛的重量”主要是指勞拉所施加給雪莉的愛。勞拉一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所以當她救出自己的妹妹時,雪莉就成了她的全世界,勞拉想要給予她所有的愛,那種自己永遠也得不到的愛。父母最大的殘忍就是對于勞拉的漠視,她不懂如何去有分寸的去愛一個人,不懂何謂“愛的重量”。她也曾放過手,但是放手的結果卻是將雪莉推進了一場不幸的婚姻。她惱怒于自己的自私,堅信當初如果不是想要急切地向妹妹證明自己沒有占有欲而同意年輕的妹妹結婚,她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認清亨利的真面目。
在勞拉心里,理查德對雪莉滿腔深情,與他在一起雪莉一定會自由、幸福的,這其中唯一的阻攔便是亨利。她認為雪莉在這段婚姻之中是痛苦的,她自己無法也不會選擇去結束這種痛苦,勞拉便親手殺死了亨利,了結了自己當年的錯誤,自以為讓妹妹擺脫了身邊的牢籠,終于可以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盧埃林一直是這一切冷靜的旁觀者,正如他所說,勞拉不了解雪莉,在勞拉眼里,雪莉一直都是當年那個從火里被救出的脆弱無助的嬰孩,總是需要愛與保護。其實真正的雪莉其實早就變成了一個斗士,照顧亨利的日子雖然辛苦,卻充滿熱情與價值,她需要磨難來喚醒自己的斗志,她想“將亨利從黑暗引向光輝”。然而,亨利死了,理查德的愛(其實是由勞拉助推的愛)給雪莉的只有束縛,她時常感到無力、感到絕望,半夢半醒之間便走下了人行道。
勞拉對雪莉的愛不失為一種負擔,她所做的一切源自于愛,也因為這份愛變成了罪,而卻是雪莉為這份罪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勞拉的錯在于不懂得“愛的重量”,她的父母也從沒給過她這個機會,但是最后的最后,她終于在盧埃林這里得到了這份她渴求已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