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美國的新奧爾良,以及澳大利亞、非洲、加拿大等等地方,有著這么一塊黑板,上面寫著一道填空題:
Before I die, I want to……
在死之前,我想……
過往的行人都可以撿起一支粉筆,在上面填寫自己的答案:
在死之前,我想成為一名海盜
在死之前,我想種一棵樹
在死之前,我想再一次擁她入懷
在死之前,我想真正做回自己
在死之前,我想成為某個人的騎士
……
這些答案或有趣、或深刻、或溫情,還有的讓人匪夷所思。
寫下答案的人,有的只是隨意調侃,而有的的在黑板前駐足良久。
有人匿名,有人刻意署名。
(二)
故事起源于一個叫Candy Chang的小姑娘,她居住在新奧爾良,她深愛著這座城市,并且經常用便簽紙或者粉筆跟周圍的鄰居分享自己的一些小事情或想法。在失去她最愛的母親之后,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她在城市的廢棄建筑上用粉筆留下了這道填空題:
在死之前,我想……
本來只是為了排遣心中的悲傷,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堵廢棄的墻在第二天全部被填滿了,并且持續延伸。社區的鄰居,還有過往的路人都在用心填寫這個空白,講述他們曾經的故事或遺憾,或深藏內心的愿望。看著這些黑板上的答案,Candy Chang突然走出了自己的悲傷,她對鄰居們有了全新的認識,并通過這些答案漸漸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
而這堵廢棄的墻則成了讓人們反思和成長的空間。
很快,這道填空題傳遍了世界。
(三)
我想,這道填空題能夠風靡世界,是因為它把人們面臨死亡時才會去思考的問題提前擺到了眼前。
我們總是沒有勇氣談論死亡。或者說,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遠。
今天做不完的事情有明天,此刻沒有說的話有來日。等我工作不忙了,一定找時間陪爸媽去看海;等我衣錦還鄉了,我一定回來娶你;等我有錢有閑了,一定睡到自然醒,好好為自己準備早餐;等我退休了,我要開始畫畫或寫作……
在日復一日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忽視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親人的衰老,以及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直到某一天,你發現有些人,不知不覺中,你已經見了最后一面;有些話,你沒有說出口的,只能永遠變成心底默念的一個名字;而那些你一直想要去完成的夢想,已經無聲無息地被時間埋葬了。
如果你即將面臨死亡,人生的選擇會不會不一樣。
很多人將自己的答案寫在了黑板上,想要見的人,想要說的話,未完成的夢想,以及希望時間倒流的遺憾。
思考死亡,讓我們更加明白時間的短暫和生命的脆弱。才因此更加清醒,發現生命中什么才是最可貴的。
如果這道填空題擺在你的面前,你的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