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評《在天涯的盡頭,歸零》


知道褚士瑩是在幾年前,當時還沒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薄兑黄鸫钴嚾グ亓帧贰ⅰ侗嘲辍贰ⅰ哆t到的間隔年》這樣一些故事正在發生。幾乎一夜之間,間隔年、背包旅行撩動了所有青春少年熱血的心,旅行體驗家、旅行作家成為人人向往的職業。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知道了臺灣有個褚士瑩,他不只旅行寫作出書,還在從事國際NGO工作。在緬甸建立了一個有機農場,定期接受義工旅行。

如此詩意自由的生活,我也想過!但之后的幾年,我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塵歸塵、土歸土、夢想總是在遠方。

為什么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而你不能?

看褚士瑩講述自己和緬甸農場的故事。我找到了答案:因為一些人是活在夢里,從來沒有想過、做過,或者并不知道夢想真實的樣子。因為,那只是一個遙遠的夢。

褚士瑩的職業發展軌跡告訴我們:讓夢想落地是需要做準備的。

當他明晰了當一個知識分子并不是自己的志趣,而想成為一個NGO工作者的時候,他成了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對我來說,這個決定有點像選擇出家,一旦決定剃光頭就不該回頭,所以一定要準備好。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做準備,但從來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我很擔心自己也變成這樣的人,所以給了自己一個期限---三十歲生日。”

而在這之前,他要求自己要首先做到三件事:1、要有NGO的專業知識;2、要有一般NGO工作者欠缺的經營跟管理經驗 3、要在財務上寬裕不拮據。為此,他去自己不喜歡的美國,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公共政策,分組到國際NGO管理,課外做NGO相關的計劃案及實習;為了獲得管理經營經驗,進入不喜歡的商業領域,在科技業上市公司學管理經營;為了財務上寬裕,節約開支,從高級住宅區搬到廉價的老房子與人合租,把兩臺車賣掉一臺,開始攢錢,為轉業頭兩年沒有收入也能支撐下去做儲蓄經費。

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絕,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而為了夢想,能夠不斷地去妥協做那些自己不喜歡、不樂意、不舒服的事情,甚至自降生活品質,為夢想做出犧牲,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捫心自問:你的夢想,到底有多貴?你有為她真正努力過嗎?還是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我們都喜歡遠方的詩意,卻不知道那詩意背后也很現實,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從美國哈佛大學到緬甸弄曼鄉村,從跨國企業專業經理人轉變為有機農場一介農夫。從事NGO的十年,收入變為只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不到;將一個政治動亂頻仍、多宗教多種族的緬甸毒品金三角, 建設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有機農場,他付出了七、八年的努力。單是前期買地、整地、整合內部意見、調節地方勢力、說服當地弱勢群族加入就用了3年多的時間,之后是堅持建立永續經營農場,堅持不濫施肥,用除草劑、農藥等用了2年,之后才有了用有機的方式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換得人民的安居樂業。這個改變的過程緩慢又極具力量。

這就是,詩意背后的現實。

當我們知道一瓶精油的提煉是需要那么多人力,體力、精力、時間時,我們會理解其高額的市場價格;當我們了解了一個NGO從業者的日常,我們會不再帶著光環看夢想,而變得務實;當我們不再把旅行當做是美好人生的代名詞,而懂得其只是美好人生的第一步時,我們那些環球旅行的夢想相信會有更終極完美的成就指向。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腳踏實地的從眼下的路走出來的。關鍵我們要時刻記得她,向她邁進。借用作者的話:“無論你的決定是什么,都要記得讓自己準備好,成為一個有專業的人,才會有能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些,也讓自己的夢想更容易實現?!?/i>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