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集》收王維、裴迪暇賦絕句各二十首。
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
輞川者,王摩詰之別業,近藍田谷。谷中有水,稱輞水。
摩詰于此營草堂奉母而居。
而其為川也,大抵平川之意,摩詰宦游酬裴迪友之處所!
余讀摩詰詩,愛其清凈而空靈,幽寂中飲露生機,其生境比如金陵城市。
在其城中游歷植物園、昭明臺、琵琶湖、四方城、紫霞湖、翁仲路、石像路、水榭、音樂臺、志公殿、松風閣、頭陀嶺、無梁殿、靈谷寺、石頭城、梅花谷、惟秀亭、靈谷深松、半山園、前湖,凡十數所地,并屬文綴辭,且詩以和之。
前次,每篇多以韻文小序面對,以和詩隨摩詰、裴迪者。
今略刪其序,結詩而錄,或為后來人臨嗟之。
斯為補償予,隱蠡湖而微能之志耳,不一。
注:文末抄錄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共賞之。
其一·植物園
新晴淹紅藕,臥云看城柳。
上下翻白鰷,不知輪車走。
其二·題臺想昭明
太子文章黻,碧池凝五色。
鳥識上林陬,明滅還即墨。
玄圃講詩臺,山光趺蓮里。
清音絲與竹,獨秀往來矣。
其三·琵琶湖
青萍散漪瀾,靡靡照寥宇。
但結琵琶行,颯颯出梅雨。
其四·四方城
鷓鴣聽月聲,山曲復朗漪。
如何金門下,垂楊空自知。
其四·魚響亭
紛紛棲鳥去,白首回寒漪。
魚響深山路,落花何處知。
其五·紫霞湖
漠漠自漂泊,連連洗風響。
樓光破山近,心迷濠濮上。
其六·翁仲路
夕暮當軒冕,山魑不結侶。
下馬問誰是,峨然千載矣。
其七·石像路
澗戶攲松瘦,蟬吟百世開。
明朝已欷歔,石像賦門杯。
其八·水榭
鶴樹起徽臺,臨池擁舊雷。
挑達酲鳥谷,一半是新醅。
其九·音樂臺
舜作弦琴客,淪清景物開。
和鳴五松下,杲杲入山來。
其十·志公殿三絕碑
仙郎見玲瓏,志公飛花即。
吳帶螢風泊,應須俱拋識。
其十一·松風閣
笙竽上幽咽,佛手憐竹君。
綠洗茶煙杪,苔輕覆碧云。
其十二·頭陀嶺
草棘了了意,虛谷滿澄漪。
偏坐云煙上,癡風抖擻離。
其十三·適無梁殿
靜言澹川凹,寒樹負泉瀉。
萬轉回聲諾,素心近殿下。
其十四·靈谷塔
目極四荒忽,燕客當中歲。
今日水芙蓉,九回飐白帝。
其十五·石頭城
鏡湖映顏城,朱紫向盈把。
古意臨大川,云從洲溆下。
其十六·梅花谷
新禽來幽徑,一水瀉鉤闌。
云泉收蕊色,嫩氣出梅端。
其十七·惟秀亭
盤石歌吳館,裴回坐吟嘯。
清風小喬枝,梅影漸夕照。
其十八·靈谷深松
莎徑露門空,曇華抱瑤萼。
煙出半心光,皤然無些落。
其十九·半山園
虛名半山積,安石屏囂務。
舊友宜遠偏,東坡種嘉樹。
其二十·前湖
積念云輕衣,煙飏度侶人。
一聲啼鳥曲,障翠覆真君。
【附錄】
王摩詰、裴迪輞川集詠
一·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王維)
結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
古城非疇昔,今人自來往。(裴迪)
二·華子崗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崗,惆悵情何極。(王維)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裴迪)
三·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王維)
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
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裴迪)
四·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王維)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
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裴迪)
五·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
日夕見寒山,便為獨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跡。(裴迪)
六·木蘭柴
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王維)
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
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裴迪)
七·茱萸沜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
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王維)
飄香亂椒桂,布葉間檀欒。
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裴迪)
八·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王維)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來山雨多,落日無人掃。(裴迪)
九·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
當軒彌滉漾,孤月正裴回。
谷口猿聲發,風傳入戶來。(裴迪)
十·南垞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
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王維)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
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裴迪)
十一·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王維)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
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裴迪)
十二·柳浪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王維)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
結陰既得地,何謝陶家時。(裴迪)
十三·欒家瀨
颯颯秋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王維)
瀨聲喧極浦,沿涉向南津。
泛泛鷗鳧渡,時時欲近人。(裴迪)
十四·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馀歲。
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王維)
縈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
迎晨含素華,獨往事朝汲。(裴迪)
十五·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王維)
跂石復臨水,弄波情未極。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無色。(裴迪)
十六·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王維)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裴迪)
十七·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裴迪)
十八·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
綠堤春草合,王孫自留玩。
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裴迪)
十九·漆園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王維)
好閑早成性,果此諧宿諾。
今日漆園游,還同莊叟樂。(裴迪)
二十·椒園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
椒漿奠瑤席,欲下云中君。(王維)
丹刺罥人衣,芳香留過客。
幸堪調鼎用,愿君垂采摘。(裴迪)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維 ·唐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