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這本《電影中的僵尸文化》,先說說為什么會挑這本書來讀。對于一個宅男來說,大部分假期時間就是在家玩游戲,看電影,看連續(xù)劇。而僵尸這個生物,或者說這個東西,又都頻頻出現(xiàn)在這三個方面。
▼
書 名:電影中的僵尸文化
作 者:[美]肖恩·麥金托什 馬克·萊弗里特
譯 者:王瀟
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書 號:978-7-5192-1304-6
定 價:59.00元
我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一提到僵尸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和僵尸有個約會》和《僵尸先生》,雖然后者我是沒看過,但前者我可是看了好幾遍的。那時候有個疑問,這片子里的僵尸不是吸血鬼嗎?跟一般人印象中穿著清朝官服,走起路來舉著手臂一蹦一蹦的形象好像差的有點多。尤其是況天佑啊、將臣啊,這類一二代僵尸們,打扮的那叫一個時髦,抽煙喝酒燙頭(我說的不是于謙),甚至還跑去當(dāng)警察。OMG你是在逗我嗎?好吧,拋開人物設(shè)定,整個連續(xù)劇還是相當(dāng)好看的。
再說說游戲,腦海中第一個浮現(xiàn)的是《生化危機》。記得十來歲那會第一次接觸ps2,當(dāng)時就被驚到了,我勒個去!這可比小霸王的畫面好多了,而且游戲內(nèi)容也更吸引人。最初我是不敢玩這類恐怖游戲的,怕做噩夢。所以最早玩是怪物獵人和鬼泣,直到有一天游戲機的主人不小心把我的存檔刪了,實在不想重新玩的我選擇了找個新游戲,然后就找了個封面看似打槍的。好吧,進去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這幽暗的環(huán)境,這破敗的小屋,這面目全非的人!好吧,我有搶。嗯?不對啊,怎么這游戲不能隨便上子彈的?!這跟我之前去游戲廳(小時候管那叫镚兒廳)玩的《死亡之屋》不一樣啊!然后我就跪了,本人又特別喜歡較勁,就開始一遍遍的死,一遍遍的摸索。雖然打到一處幾個纏著紗布的女人拿著電鋸給我砍死后,我放棄了這個游戲,但它還是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后來問身邊的人這游戲是啥,他們給的答案是《生化危機》,盡管我到現(xiàn)在還在納悶為什么這跟我看的電影不太一樣,但也沒再追究。
游戲《生化危機》
好吧,有點跑題了,我們再來說說這本書,《電影中的僵尸文化》,它主要介紹的是現(xiàn)如今大熱的僵尸元素電影以及游戲的發(fā)展歷程(我是這么認為的)。它不同于咱們平時看的書那樣一整本都是由一個人寫的,而是由12個作者分別就僵尸在電影、民俗、游戲等不同領(lǐng)域進行分析介紹的。從第一部僵尸電影,到現(xiàn)代恐怖電影之父喬治·A·羅梅羅的活死人系列,從第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到大熱的生化危機與寂靜嶺系列,這本書都有談到。不過本人去找了幾部書中提到的電影來看,例如《活死人黎明》啊《僵尸肖恩》啊,就在這個時候,身邊的人突然問我“這本書叫“僵尸文化”吧?可為啥里面都是喪尸?所以僵尸等于喪尸?”。額。。。問的好!我告訴你啊,其實吧,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好吧,還是再看看書吧。
電影《活死人黎明》
電影《僵尸肖恩》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段‘羅梅羅經(jīng)常將僵尸與食尸鬼(ghoul)——一種一直都無法成為流行的食人怪物種類,混為一談。事實上,羅梅羅原本將僵尸稱為“食尸鬼”,但是“僵尸”這個術(shù)語卻成為影片《活死人之夜》中的怪物最經(jīng)常被各界所接受的名稱。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全世界范圍內(nèi)至少有60部電影都將片中描繪出來的僵尸當(dāng)成了食尸鬼,這種現(xiàn)象也在復(fù)制了僵尸電影概念的當(dāng)代計算機視頻游戲中被延續(xù)下去。同時,羅梅羅也使僵尸僅能被頭部的一擊/一槍,或者其他類似切斷大腦核心的頭部損傷才能被真正殺死的概念流行起來。雖然早在40年代的僵尸電影中這個概念就被提及過,但這個想法卻是在《喪尸出籠》(Day of the Dead,1985)中被進一步發(fā)展起來的。’搜嘎!原來這都得怪羅梅羅那老頭,都是因為他老是把僵尸和食尸鬼混為一談,而且他的電影活死人系列又太成功了,所以從《活死人之夜》后僵尸逐漸成為了這類電影中怪物的代名詞。好吧,誰讓成功呢,就像籃球場上的詹姆斯,他的上籃放別人身上叫走步犯規(guī),放他身上就是“霸王步”了。
喬治·A·羅梅羅
被譽為現(xiàn)代恐怖電影之父
《活死人之夜》奠定了其在美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大師級地位。
啰嗦了半天,也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進去,不過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買一本來看看。這本書里除了我剛說的那點東西,還有很多有趣的點,其中還有繁多的僵尸電影推薦,絕對是僵尸迷們的一大福音。無論你是搞電影的專業(yè)人士,還是跟我一樣的宅男一枚,這本書都很適合你。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不會后悔!當(dāng)然,后悔我也不賠錢。